第四十九章:清运司

织明 蜗牛非牛 2272 字 4个月前

在宣府镇城开展卫生大扫除运动,并非是永宁伯张诚的无聊之举,也并不是他没有能力和想法,更不是他的突发奇想,胡乱作为。

这一切其实都在张诚算中!

“清洁行动”只是他的一个试探,他将这一行动作为自己的试金石,既能借此考察一下镇城各官将对自己的态度,也能试出哪些商家仗着有后台,而敢于不站自己的台。

另外,张诚对事情也有他自己的理解,随着位置的不断提高,他也有了与其他人一样的通病,那就是喜欢玩一点神秘,使别人无法准确预测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而且张诚做事也一向都异于常人,多喜好剑走偏锋,常常从大处着眼却又于小处入手而成就大事。

正如“致广大而尽精微”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那样,而张诚也将凭借“镇城清洁行动”这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来彻底撬动原有旧将门世家的既得利益,而逐步建立新的将门。

张诚深刻地知道,那些旧势力老家族在其几十上百年积累下的基业,受到威胁之际,是会豁出死力来守护,与威胁自己家族存亡的新势力拼死一战。

而张诚也不想杀戮过重,所以才想要通过清洁镇城这一件小事,试探镇城中官绅将门商贾的态度,从中选出一些能够支持自己的人,使他们成为自己的排头兵。

“用群众斗群众”往往是权力斗争中的一大法宝,古代多少君王所秉持的统治术中,也从来不缺少这样的例子。

历朝历代的政治中都始终保持着三股以上的政治势力,他们从朝堂上直到到地方,各股势力间相互倾轧,也相互攻讦不断。

而名义上作为最高统治者存在的历代君王,只需要保证他们三股势力的势均力敌,防止其有任何人作成一家独大的局面出现,即可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

毕竟随着历史的进步,帝王在高度集权之后,也完全脱离了群众,正是由于他们将自己完全神圣起来,就只能靠着朝官和地方官代替他们治理万民苍生。

而帝王高高在上,只需抓住各股势力的领头之人,并使他们各股势力之间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即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此帝位便会稳如泰山。

这便是治理天下的“帝王术”!

就如同大明朝的文官、勋贵、宦官便是三股势力集团,他们此消彼长,周而复始地斗个不休,也使大明历代君王的帝位稳固如初。

即便是在“土木之役”后,武勋集团彻底没落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内阁真正崛起之时,其内部也是分出了许多的派系,彼此牵连内斗不休。

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大明朝历代君王,而如万历初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虽在世时贵为首辅,权倾朝野,宛如当朝之宰相一般人物。

可在最后时刻,却也被万历皇帝狠狠地踩在脚下摩擦,而正是因为打倒了权臣张居正,也使得万历皇帝享受到了做皇帝的真正快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权威。

就算朝政上出现了重大失误,也可将之归结到内阁官员身上,只要将之治罪或是罢免,便可以谢天下,而君王却不会承担分毫责任。

好比天启在位时期,宦官集团的老大“九千岁”魏忠贤一手遮天,对以内阁为首的文官集团无情打压,终于引起他们的强烈不满结成了一条十分复杂的倒魏统一战线。

而魏忠贤率领下的宦官集团一家独大,也引起了新继位的崇祯皇帝担忧,这才先将其外放凤阳守护祖陵,接着又将其诛杀于路途之中,以绝后患。

所以,“拉群众斗群众”无疑是古代政治斗争的杀手锏,就算自己拉起来的人势力稍弱于对方,但有自己在暗中扶持,只要这个队伍能来起来,几乎就是胜负已分之局!

而现在永宁伯搞出来的这个“镇城清洁行动”,就是他拉队伍的起手第一步。

…………

昨日,议事结束后,张诚将贺飚与陈铮又唤了回来,便是要对他二人面授机宜。

这其中既包括垃圾清运的具体措施和细节,也包含那些愿意配合的官将、商贾名单,以及如何凸显他们的配合力度,又该如何对待那些不愿主动配合的商贾们。

张诚目前还不打算先对那些不支持自己的官将动手,而是要先打压镇城的商贾,因为压住了他们,以后才好推行自己的商税政策。

而且这第一脚也要踢出勇毅军的形象,所以镇标、威远、腾蛇、白虎四个营的将士,都有参与这场非军事行动,他们的一切行动都要严格听从陈铮指挥。

永宁伯并没有简单地将所有垃圾都一股脑清运到城外,作为后世的过来人,他有着十分强大的逻辑思维和系统思维,对于垃圾的分类处理和再利用思维,也是已经在他脑子里根深蒂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