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温公鱼

但未必他们的后台愿意为了他们与温越翻脸。

因此,与温越合作分成,成为了他们唯一的选择。

而各总兵背后,则是一张错综复杂的商贾网络。

他们是辖内诸多商贾的保护伞或合作伙伴,境内众多产业中都有他们的份子。

边疆军队与境外势力的暗中勾结,实非新鲜事。

远在满洲势力崛起之前,蒙古的强盛就已催生出边关将领的地下交易。

各类禁售商品的走私成为敛财捷径。

当然,将军们不会亲自下场,他们幕后操控,与大小商贾合作,共同分羹。

这些边防总兵,自然要维护那些与他们利益捆绑的商贾,同时也为自己谋取财富。

一时间,请求会晤温越的拜访者络绎不绝。

温越未曾料到,自己的一时灵感竟引发如此轩然大波。

最终,他委派辎重营的孙截散与各方商谈,达成一系列合作协议。

共同创立了一家规模宏大的渔业公司。

参与其中的不仅有温越本人,都督洪承畴、监军张霖若、王恩宠,以及众位总兵,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商人。

协议中特别规定,所有加工的鱼干将冠以“温公鱼”之名。

并统一使用青牙标识,这一提议得到了一致认可。

青牙品牌如今声名远播,其商品被视为优质精品的象征。

许多青牙堡的产品,甚至已流入外地市场,成为许多有钱人的追捧之物,更不必说那些精良的兵器了。

贴上青牙的标签,商品仿佛瞬间提升了档次,更受消费者信任。

这与后世某些商品,明明国内生产却标榜合资,或冒充进口,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过这是好事,温越对此乐见其成。

鱼干商行的成立,如一阵春风,让周边渔民和武龙水师瞬间炙手可热。

他们纷纷投身于捕捞的热潮中。

武龙水师,这个曾是孙承宗麾下师的统称。

不过,在宁远大战中遭受重创。

虽有重建,却已难复当年盛况。

如今,除了承担后勤补给,水师将士们也找到了新的使命——海捕,为部队和商行带来了新的活力。

渔民、擅长水性的军户以及运粮的民夫,都被这股热潮所吸引,纷纷下海。

一时间,辽东周边这片海面,千帆竞发,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

正值渔季,短短几天,各类海鱼便被大量捕获。

作坊里,大锅鼎立,鱼儿经过去鳞去内脏后被煮至软烂。

然后在石板上晾晒,再用石磙碾压,一排排鱼干渐渐成型。

当然,这只是最基础的鱼干制作。

青牙军的鱼肉罐头则更加讲究,鱼肉切块煮熟后,加入酱油、砂糖、蚝油等调料。

有时还会加入蔬菜以补充营养,密封保存后,不仅味道鲜美,还能长时间储存。

这种鱼肉罐头主要在振兴商行位于松山堡的新作坊生产,除了满足青牙军的需求,还供应给各军的军官。

甚至销往大明各处,成为富户们的美味佳肴。

鱼肉罐头的生产刺激了陶瓷业的繁荣,因为需要大量的陶瓷罐。

也因鱼干需求量巨大,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人力。

因此,除了渔民,许多军户和运粮民夫也找到了新的工作机会。

时下的百姓,智慧如珠。

他们更倾向于实物——粮食,而非金银。

但在支付工钱时,哪怕是用鱼干,也总能被接受。

温公鱼,这三个字,在军民心中迅速升格,俨然成为继粮食之后的另一生存倚仗。

对军民而言,只要能有肉吃,他们便心满意足,不会有过分的奢求。

……

温越,带着他的护卫队,以及祖柏、种才限、钟阳眺等青牙军的将领,自马娘宫出发,一路东行,目标直指南海岸。

海浪翻滚,空气中夹杂着浓郁的海腥味。

黄土岭驻扎的祖大寿、王抚以及青牙军数万兵马,营帐连绵至小凌河畔,形成一道坚实的防线。

清军铁骑的渗透被有效阻隔。

因此,从马娘宫东南延伸至海边,商贾的晒鱼场和加工场密集分布,人头攒动,各种劳作声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