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水手们清理战场的时候,书吏身后的两个差役早把现场的苗人们聚到一起,口若悬河的和他们讲了一番厉害,唬得他们一个个连连点头,赌咒发誓的说不把今天厮杀的事情说出去。
由于码头离镇子还有一段距离,厮杀也很短促,倒是没惊动镇子里人,所以倒是省下了很多手脚。
清理完战场,水手们开始从船上卸下一袋袋的食盐。最先运出来的就是许诺给加音他们的两千斤食盐。而加音他们自然兴高采烈的自愿帮忙。至于两个差役则带着一对水手到前面的镇子里面去召集百姓。
等加音的两千斤盐卸完,镇子里的百姓也陆续来到码头。好像书吏站在几个盐袋子摞起来的高台上,对村民们发表了一场慷慨激昂还很热情的演说!
他告诉所有的乡民们,大明朝出了一个非常仁慈的皇帝!他希望治下的百姓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命令大明最聪明的宰相来想办法!于是这个叫张居正的宰相就想着,让大家吃上便宜的食盐就能让每个家庭省下不少钱来,所以他就着手这么办了!
至于为什么不说首辅,是因为这些偏远地区的百姓们根本分不清什么首辅次辅的,他们只知道宰相就是仅次于皇帝的最大官了!所以书吏觉得与其解释首辅是什么意思,还不如直接说是宰相更省事!
于是宰相张居正他想尽办法开发了制作食盐的新办法,然后就立刻推广开了!现在经过宰相大人和全体官员的努力,现在全大明的食盐都降价了!而且所有人都可以自由的到盐场去购买食盐贩运,或者可以从官盐铺子里成批的采购食盐贩运!
至于今天到这里贩卖食盐,就是为了宣传才来的!就是为了告诉大家,日后再要买盐的话,就要从固定的官盐铺子或是盐场里买盐了!
其他事情乡民们都听得稀里糊涂的,他们只知道从今天开始,他们吃的食盐是每斤五十五文钱,这已经是一个了不得的数字了!比起以前来差不多便宜了两百文!所以一个个欢声雷动,齐声赞颂皇帝的仁慈,宰相的英明,官员们的辛苦,现场简直是一片欢腾!
借着这个机会书吏开始招呼人贩卖食盐。让乡民们惊喜的是,居然真的是五十五文一斤!所以每个人给掏钱踊跃购买,生怕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不过一个镇子能够销售的食盐终究是小数字,于是在水师军官的劝说下,好像书吏勉为其难的将剩下的食盐全部卖给了加音。而且按照新的规矩,大批购买食盐还可以折价,所以每斤便宜了他五文钱!
结果加音的钱不够,就在他焦急的时候,好像书吏很仗义的允许他赊欠!但是要求镇里的十个人做保。并许诺他若是能老老实实的把钱送到县里去,日后买盐的事情可以包在他身上!
此时这里这里所有人都已经是陷入到狂喜之中,尤其是加音这些苗人更是大喜过望!他们头一次觉得汉人里面也有好人!只是让他们犯愁的是小山一般的盐他运不走!
此时加音一向聪明的脑袋也已经彻底被巨大的惊喜淹没,完全没有主意了!最后还是差役指点他在码头边搭上竹棚存放食盐,再派几个人守在这里。其余的人可以将盐送出去边卖边回来拉!
趁着众人都在忙的时候,军官和黄姓书吏却凑到了一直没说话的那个士兵身前。只听好像书吏笑嘻嘻的说道:“赵兄弟,今天咱们办的事儿不违规吧?”
这个士兵明显是武安军派出来押船的,而且看他的军衔应该是个班长。只听他慢吞吞的说道:“上面派我下来只是监督你们不要中饱私囊!只要你们不在这上面出事,我就是只带了眼镜和耳朵!不过这件事情我回去肯定会汇报给上官,至于上官怎么决断就与我无关了!”
好像书吏说道:“那赵兄弟你觉得你们上官会怎么说?”
士兵说道:“我也不知道!不过我猜着,只要你们不往口袋里装盐,装银子,问题应该不大!毕竟那些人里已经有人承认是私盐贩子了,这个做不得假!而且估计那些苗人与其让他们领功劳,还不如给他们一些盐更高兴!”
军官闻言一拍巴掌说道:“我就说赵兄弟肯定是明事理的人,不会拆咱们的台!这次多谢你了!”
好像书吏也点头说道:“赵兄弟够意思!不过赵兄弟一路上晕船晕得厉害,吃不下东西!如今靠岸了,就得多想想办法吧给赵兄弟补一补!”
军官闻言自然是把胸脯拍的啪啪响,大包大揽的说道:“刚好要在这里休息几日,一会不过联系镇子里的人,弄点儿好吃好喝的给赵兄弟养养身体!”
他这么大包大揽的自然是不是亏的!这几十个人头拿回去就是军功!而书吏和他在一起自然沾了一个谋划的功劳。而且他以文官上过战场在资历在同僚当中都算是出人头地了,日后提拔的时候也会多考虑这一点!
而且说句实在的,这里面获益最大的其实真就是这个军官!在他和书吏的闪展腾挪之下,一分钱没出就得了一场战斗的胜利,得了几十颗首级,而且还得到衙门人员的背书,这功劳就是铁打的,谁都拿不走!所以出点儿银子也是应当的!
等到傍晚时分,这一船盐算是彻底卸完了!加音也在河边搭好了竹棚,将没卖出去的食盐全部放进了竹棚里面。他还留着人看守。
正事办完了自然要开始庆祝!买到了低价盐的乡民们自发的拿出家中的酒肉,要犒劳水师官兵们!于是一场波及全镇的欢庆就开始了!
镇子里的汉人向来是温和内敛的,但是别忘了还有三成的苗人彝人!他们可是热情奔放的!在他们的带领下,全镇的欢庆热烈至极!每个人都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快活极了!
就在水手们清理战场的时候,书吏身后的两个差役早把现场的苗人们聚到一起,口若悬河的和他们讲了一番厉害,唬得他们一个个连连点头,赌咒发誓的说不把今天厮杀的事情说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