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1章 灭倭

大明锦衣 逐日武士 3228 字 2天前

于是这三场盛宴便在大明正式展开了!原本因为战事平静而安静下来的民间又再次沸腾起来!

江南还好一点,因为江南多出读书人,在朝中多有人为官。就算是有些人退下来了,朝中也总有些同僚,师生在,多少有一些面子,所以总能护得住乡里,能让现任的官员和胥吏稍微收敛一些。

但是北方原本文运就不长,朝中官员就少。好再加上北方也是朝廷力量最强大的地方,所以官府对付起小民来绝不手软。所以在这三场盛宴开始不久,北方多地就出现了普通百姓杀官报仇或是造反的事情!虽然大部分杀官造反的人都被剿灭了,但是无数交不起税而逃亡的流民却增加了起义军的数量。

这些情况最终都反映到了内阁那里。但是叶向高等人也只能是用“两权相害取其轻”的道理麻醉自己,对下面的事情置之不理。他们总觉得只要尽快将起义军剿灭了,天下也就太平了,到时候就可以从容的收拾山河!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十一月,朝廷再次竭尽全力的筹备了一批粮饷。将官军再次武装起来准备围剿起义军。同时为了毕其功于一役,朝廷还下令抽调边军参与围剿。

可是真正参与其中的边军将领并不多,只有三支兵马愿意参战,合计兵力一万四千人。郭总兵这些收到刘昊嘉银子的人自然知道他的真实想法,就是牢牢的把住边关不让鞑子入关肆虐。所以他们一直在很认真的执行这个策略。于是朝廷想要调动他们,他们根本就不响应。

至于其他的边军将领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儿已经习惯了,根本就不想掺和国内的事情。在自己的地盘上吃喝玩乐,顺便搞搞走私,挣点儿银子,不比同那些泥腿子厮杀来得有趣!

所以到最后,几十万的边军里面只有这三个将领响应号召,带着一万多人杀回大明境内。但是这一万余人的战斗力可不容小觑!他们全都是骑兵,机动性极强!而且这些人都是同鞑子厮杀过的,战场经验极为丰富,真是一个能顶两个。

准备齐全之后自然就是要开战,而这次叶向高居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制定了一个相当有可行性的计划。那就是以官军为主力,粘住起义军的主力,然后用边军的骑兵一锤定音,一举歼灭起义军!

当刘昊嘉拿到这个情报的时候,人正在山东考察闻香教再次起事的事情。看完情报之后他八点半感叹这叶向高也是有几分本事的,只是刚毅不足!然后他转手就将情报派人秘密送到了林闯王等人的耳朵当中!

但是即便如此,在林闯王等人做足了准备的情况下,依旧被骑兵冲散了队伍,变成放羊了!不过好在林闯王这个人比较机灵,事先做足了准备,把自己的核心力量和不少精锐部队带了出去,剩下的人全部扔给官军当功劳去了!

随后官军集结起全部骑兵轮流不停的追赶,追得他是一佛升天,二佛涅盘!眼看就要逃不掉,需要再次断尾求生的时候,他手下有人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就是在沿途的水源下毒!还把很多食物下毒后切成小块扔在路边的草丛当中。

结果官军的战马接连中毒,再加上骑兵推进的速度太快,后方粮草接不上。这才让他带着大部分精锐再次逃出生天!

眼见着抓不到林闯王了,随后官军和边军合力在北方大地扫荡了一遍,也抓住了几个起义军首领明正典刑!但是以林闯王为首的几路起义军却是伤而未死,再次流动起来同官军对峙。

看到起义军还能维持得住局面,刘昊嘉也将注意力再次转向了倭国。在今年7月份的时候,刘昊嘉的部队从九州和四国岛同时向本州岛发起进攻!

倭人被围困多年,还不停地被刘昊嘉放血,已经很虚弱了!但是他们依旧不甘心于失败,在上半年停战的时候已经组织起了数十万大军,叫嚣着要“总玉碎”,要跟这些“明国海盗决一生死!”

由于倭人的水军全军尽墨,所以登陆部队在海军部队的掩护下轻松登陆。而倭人也不傻,他们在远离海岸线一定距离的地方布下大军,就等着刘昊嘉的军队脱离舰炮掩护的时候进行反扑。

刘昊嘉手下的将军肯定也不蠢,他们知道倭人的计划之后就开始不着急不着慌的修建码头,运输器械。等准备得差不多的时候才开始向前推进。结果两处登陆场都发生了激烈的战斗!

战斗从中午一直战斗到傍晚,打得倭人部队大败亏输,死伤无数!要知道,现在倭人连给每个足轻一柄铁枪头都做不到,很多足轻还在使用木刀和竹枪!

但是倭人依旧不甘心失败,还想用夜袭来扳回局面!可是在白天的时候,后续登陆的军队早已经修建好了防御工事,任凭倭人夜间反复冲杀也未曾攻破一座营寨,只好在黎明的时候陆续撤退。

随后刘昊嘉的两支部队合为一支向前推进,倭人也组织起来大军竭力反击。双方进行了4次会战,倭人方面全部失败!最后不得已跪地请降!

刘昊嘉出于对大明作战的需要接受了他们的请降,但是在他的计划当中,除掉所有识字的人依旧是在计划之内的,只不过是要减缓一些处理罢了!所以他直接下令将具有天皇血统的人全部带往九州岛安置,暂时麻痹这些倭人。同时还抽取战败的士兵成立了一支协助军来维持治安。

至此倭国彻底灭亡。他们的文字和历史的消亡也提上了日程!所有能读会写的人,他们要么将会在矿场田间劳动到死,要么将会送到丛林当中去同土着厮杀,或是继续开拓原始丛林。

倭国的战事停下来之后,刘昊嘉开始收拢部队。分批将他们运往台湾和琉球。这两个地方将是他的两个前进基地。然后他本人则重新再次关注起大明内部的战事。

于是这三场盛宴便在大明正式展开了!原本因为战事平静而安静下来的民间又再次沸腾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