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衣衫可是大司马授意,从甘泉山缝制,赐给韦康的。
对于他们父子三人,大司马态度很明确,就是拉拢。
从杨阜当大司马主簿时,他们这一伙人已经牢牢绑定。
杨阜升迁后,韦康两个儿子中的一个,势必进入幕府接替杨阜。
所以这个时候千万不能犯糊涂,彼此虽然没有联姻,但长远利益已牢牢绑死。
韦康来到门槛前,拱手长拜:“大人。”
“进来说话。”
韦端也坐正身子,等儿子入内坐好后韦端就说:“适才钟繇来见我,言语间多有挑拨之意,我也明言告诫此公。也希望你兄弟二人严于律己,谨慎守身,不要卷入各类事端中。”
“是,孩儿明白。”
韦康应下,就问:“大人,关中如今又能有什么事能算是祸端?”
“你觉得呢?”
“若是祸端,孩儿以为大学里的王仲宣能算一个小祸端。”
韦康放低声音:“这几日孩儿去骊山北营游玩,青华卫已开始向甘泉山迁移。”
韦端听了不以为异,就问:“今年秋季招了多少?”
“亦是三千。”
韦康放低声音:“隆冬大司马征匈奴时,青华营前后招募新兵不及两千,大司马撤军归来后从军中推选有功之士,补足了三千之数。今年春耕后,又从长安大学募选贫家少年,以及各处军户少年,凑齐了三千之数。”
韦康说着感到有些压力:“夏收后,又推选征匈奴有功之士,补足了秋季三千。自青州兵改制为青华卫以来,已前后征募三批共九千兵士。”
这是闭营操训、学习的脱产兵,闭营操训不可怕,训练的再精锐,这些部队只是拳头、刀剑罢了。
可闭营期间的学习,才十分的可怕。
很多士人、破产士人都没资格入选,青华卫有自己的选拔、征募标准,其他人插不上手。
很多新兵说是新兵,实际上本身就有功勋在身;等学业完成后,势必冲击、影响长安大学、在关中的各方士人的入仕环境。
一年两批,每批三千,这就是六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