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所谓搜刮

鹅的三国 中更 1510 字 3个月前

蔡睦默然,侧目去看路粹。

路粹立刻回答:“幕府内也有相关议论,明年第一道政令就是激励士民嫁娶,适龄男子、女子不婚者,罚钱;父母、兄长为官吏者,每年减俸三月,另考功减一等。”

蔡睦闻言失声惊叹:“竟如此苛刻?这罚金多少?”

“男子适龄不婚,每岁罚本县役期半月,可折钱二百或绢一匹;女子亦罚二百钱或一匹绢。幕府也想通过这次刑罚,使蜀中绢、币价值趋于稳定。”

路粹端酒自饮,又说:“自刘焉父子入蜀以来,常年用兵时多征选男织工,使得蜀中织工女子泰半。许多女工技艺精湛,不乏以此致富发家,建立庄园、织工坊的。这类女子生活富裕,蓄养男仆,宁可与男仆产子、或收养亲族,也不愿受婚事所累。”

对这个言论蔡昭姬不由皱眉,她受到的教育就是女子当嫁,在家从父兄,出嫁从夫,夫没从子。

可这段时间生活里闯进来的董祀,让她感觉单身也挺好。

想了想,蔡昭姬就问:“男子、女子不婚,每年都有罚金?”

“也不尽然。”

路粹笑着回答:“大司马仁德,做了补充,形体有缺或身高不足六尺的男子,五尺五的女子不在此列;另男子年满五十,女子四十五岁以后,也不再罚没。还有就是寡妇、鳏夫有子女二人以上者,也不做惩罚。”

蔡昭姬又问:“幕府内诸位贤良是如何议定的?”

“大司马已有定论,所争议的只剩下微末细节,例如是男子年满四十五,还是四十五以上;又或者是子女满两人,还是两人以上。皆是这样的细则,余下大略不敢违背上意。”

路粹说着就忍不住发笑,蔡睦也是跟着笑了起来。

上面定了原则,幕府里的人也就只能争论、补全细节,好约束郡县进行推广。

蔡昭姬也跟着轻声发笑,感叹说:“大司马威望卓著,他一言断之,幕府各司景从,这就是政通人和的景象啊。”

路粹笑着颔首,蔡睦饮酒一杯后转而询问:“那东乡夫人提议的婚事从简,是简朴,还是其他的简便方式?”

“从简从速。”

蔡昭姬略沉吟,才说:“婚期定在十月,大司马会来这里迎亲。东乡夫人已调派三千军士前往辋川河畔为贞姬修筑庄园、馆舍,十月前完工。另外关中官吏、军士十月时例行颁赐冬衣布帛,今年额外恩赏五成。算下来寻常军士能多半匹布帛。”

“还有大学城,十月时能驱赶河西、五原、朔方之兽群入三辅,到时候会宰杀牛羊万头,以飨学子。”

蔡昭姬不由感慨:“今岁无有战时,吏民安居乐业,又值丰收,各处府库储备相对充盈,这才能有这般规模的增赏。”

蔡睦听了捏须沉吟:“这样军民同乐,也不失为盛事。”

路粹脸色奇怪,引的蔡睦、蔡昭姬去看,路粹轻咳两声才说:“大司马成婚,不收吏民贺仪。但各方岂可空手而来?仆来时,幕府已向各方派发请帖。前几日大司马已遣宣良护送刘馥独子刘静南下荆襄,会途径荆州返回东南。如此大恩,刘馥岂可白白受领?”

政治立场是敌对的,但不妨碍己方厚待刘静。

机会已经给了,刘馥不想身死族灭,江东大姓不想跟着一起沉船的话,这次婚事应该能收来丰厚的贺礼。

东南方面跑不掉的,刘琦这里也会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