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决赛变初赛

因为有着的5年团结合作,只有泉城肯信他。

说起来这件事还挺有意思的,尽管顾明是乌河人,但无论是面对公众,还是tv给他打的表现,都是泉城青年企业家。

于是在婚宴之后1段时间里,整個泉城的报纸和电视都在帮忙造势,疯狂地宣传着节能减排,在最短的时间内掀起了1股以“环保”为主题的绿色旋风,各种绿色经济的海报贴边了大街小巷。

从民众角度来看,泉城迈上了环保大时代,而嘀嘀不过是其中的1个方面。

泉城是个重工业城市,又是矿产资源城市,在转型的浪潮之下,大力推动环保工作并不显得突兀。

它借助绿色改革顶住压力,为嘀嘀开了私家车运营的先河,做出了数据,拿到了奖项。

这,是1份泼天的人情,但对泉城来说也是1场泼天的富贵。

未来,当有人再回看这件事,嘀嘀也只是顺应了城市发展需要,联合私家车主,推动了绿色出行。

南山有个必胜客,泉城有个领路人。

实验高中的俞泰是第1批加入滴滴运营的私家车主,他之前看报纸的时候就曾抱怨过,说政府没正事了,天天就知道喊环保口号,还不如少印几份报纸。

但他大概还没明白,泉城推行节能减排和自己通过嘀嘀兼职为父亲交了住院费的关系。

有些东西是在顺应时代,同时又是在开创时代。

话说回来,顾明的创业似乎1直都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名头……

抖音对外校推广的时候高举的是勤工助学的名义,后来拼团在泉城市进行推广,用的是财大学习之星的大学背书。

而现在,为了让交通委同意私家车运营,他选择节能减排,低碳环保。

有时候名义不重要,你懂我要什么,我懂你要什么,那只要名义上说的过去,这件事就可以做。

国家随后肯定会针对打车行业的迅猛发展,出台更加详细的补充规定,但规定对照发展,永远存在严重的滞后性。

嘀嘀在这段规定未出台的时间里,足够吃掉市场了。

而当市场统1之后,国家再出令整顿行业,那就是他们嘀嘀自家的事情了。

与此同时,程伟从交通委了总部的办公室,眼神1直在发直,而他的手机里已经收到了1大堆的消息。

“嘀嘀现在全都是私家车在做运营你知道吗?”

“老程,我在嘀嘀打到了私家车!”

“嘀嘀这么做符合规定吗?”

“程总,你们打车市场,好像要被嘀嘀重新洗牌了。”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不公平就是信息的不对称,就好像普通人还在感叹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但同1个商圈的人已经经过各种渠道,了解了1个大概的始末。

关于嘀嘀以节能减排的公益名头让交通委默许了他雇佣私家车的事,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已经被圈子里知道的明明白白。

这他妈的,真狗啊!

什么他妈的打车大战后半段?

顾明1下场,重新洗牌了整个赛道,现在比赛又从头开始了,而他则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市场被你们占了,那就换个市场!

如果换个角度想,不是顾明为了给顾太太1个婚礼而迟到,而是整个赛道都等着他办完婚礼重新开启……

而程伟和陈传兴,则保持着沉默。

他们在知道嘀嘀暗自在泉城偷摸发展的时候,曾以为自己料到了顾明的手段,猜测他是要农村包围城市。

说白了就是在东海和北京各种搅扰视线,掩盖他在2线城市的发展,随后包围过来。

在他们的判断当中,顾明的这1步走的很差,因为以uber的速度来看,根本不会给他留下足够的时间。

但直到此刻他们才明白,顾明是在泉城市政府试验了私家车运营,参选了的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的评选,然后把他当做1个理由,说服了交通委默许他的运营。

他们之前也琢磨过私家车运营模式,但1直没想到办法说服有关部门开个口子,但此刻才明白什么叫带着头衔好办事……

那么从年前的11月份,到现在的3月份,嘀嘀在东海和北京1直疯狂打广告的行为,1瞬间有了意义。

因为,这两个地方的消费者,已经对嘀嘀这个品牌耳熟能详。

于是在嘀嘀借助私家车,直接撕开市场的时候,所有前期累积的、压制的,此刻全部爆发了。

o2o领域的皇帝,回来了。

随后的两天时间里,那篇《我在嘀嘀兼职做司机,月入过万》的头条新闻已经有了十万+的阅读热度。

这新闻……很眼熟。

当初外卖大战的时候,他们好像也是这么说的。

诶诶诶,你看,有个本该写嘀嘀的地方写成了拼团外卖,这他妈就是上次那个软文洗稿重发的吧操!

但就这样1片软文,在全平台流量的加持下,引了很多的私家车主蜂拥而至。

网上打车赛道被冲破。

网约车赛道,正式开启。

因为涉及到无法界定的灰色产业,嘀嘀无法使用常规的宣传手段。

比如来嘀嘀做兼职司机吧,或者嘀嘀诚邀您成为司机,这种事是不行的。

就好像04年的支付宝,也是在没有牌照的情况下不断地发育,可却不能堂而皇之地做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