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战争毒品如影随形1

14年抗战往事 小墨垚 3261 字 15天前

日本人打中国,最终目的是想获得中国的人力物力财力,获得资源的方式就有两种,一种是打劫,一种是做生意。

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清楚,杀人打劫是最愚蠢的方式,除了激发双方的对立情绪,起不到任何作用,就像美国大兵在阿富汗一样, 随意枪杀老百姓的后果大家都有知道。

日军大本营也不全是蠢猪,他们选择了第二种方式,通过毒品生意来获取沦陷区的资源,让中国人都变成瘾君子,个个骨瘦如柴道德沦丧,为了吸一口毒,可以卖儿卖女,可以坑蒙拐骗偷,都成这副造型了,还抵抗啥?

可能大伙已经发现了,越穷的组织越有贩毒的冲动,穷乡僻壤的地方,工业没有,农业还是中世纪的水平,随时担心被饿死,国家行政能力薄弱或者压根就没有,还停留在“酋长”时代,无法无天,简直是天然制毒的好地方。

就像国军当初被中共赶进缅甸一样, 除了枪炮啥都没有,穷的连饭都吃不上,看到缅甸森林里的土着们,过着几千年亘古不变的落后生活,顿时有种改造他们的冲动,把国内先进的制毒贩毒经验带进了这片神秘的原始森林,使得金三角名噪一时,一度成为全球最大的制毒贩毒基地。

紧挨着我国制毒贩毒显然很危险,在我国的大力打击下,全球最大的鸦片生产基地桂冠又落到了阿富汗头上,2007年的时候,阿富汗的鸦片产量占到全球的95%,总量达9000吨。

不过这个产量和中国比起来,还是有点不够看,1906年的时候,中国鸦片产量已经达到了吨,是2007年阿富汗的3.9倍。

虽然中国1906年的鸦片产量已经很惊人了,不过和1945年之前比,差距还是比较大,虽然找不到具体的数据,但结论还是肯定的,因为日本人来了,日本人准备将100年前的鸦片战争进行到底。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皇道派的二百五们发动政变,像杀猪一样干掉日本大批高官,首相犬养毅也被干掉了,从此日本政权彻底被军人掌控,日本军人的脑子又比较简单,他们从鸦片贸易中已经得到巨大好处,九一八事变的经费就是鸦片贸易利润提供的。

很显然,军队形成了路径依赖,根据日本专家实地考察, 认定热河非常适合种植鸦片,军人立马就冲动了,1933年爆发了长城抗战,热河失守,此时老蒋一门心思围剿红军,不想和日本人死磕,于是派何应钦带人抵抗了一阵,随后签订了《塘沽停战协定》,热河落在了日本人手里。

有一个叫松室孝良的日本人,大家可能没怎么听说过,也挺正常,这家伙是日军中的鸦片专家,干的都是见不得人的事,肯定不会大张旗鼓宣传,他提出鸦片应该和食盐一样,实行政府专卖制度,保证政府获取最大利润,不得不说,这个家伙眼光还是很独到的,现在烟草在很多国家都是政府专卖的,国家可以抽取重税,瘾君子们做的贡献可谓巨大。

这家伙简直堪称满洲毒品之父,在他的指导下,确定了热河全省为满洲国的罂粟种植区,同时确定了毒品专卖制度,具体怎么做呢?

有人曾经采访过当初被迫种植鸦片的两位老人,老人说伪政府发布种烟公告,宣布每家每户必须种植罂粟,种植技术由专家培训和指导,种子由伪政府统一发放,收割后由伪政府统一收购,统购统销,彻底解除农户的后顾之忧,激发农户的种植热情,可谓相当贴心了。

为了防止伪军营私舞弊,日本人亲自下地,丈量土地面积,登记造册,掌握了第一手的生产信息,日本人发挥一贯严谨的作风,派出大量技术专家,在田间地头指导农民鸦片种植注意事项,为保证鸦片的增产丰收做出了巨大贡献。

热河的确适合鸦片种植,但是和绥远比起来,还是差了一点,当时傅作义主政绥远,每月需要300万元的军费,但是老蒋的国府中央只给拨付100万元,剩下的200万元他要自己想办法,想什么办法呢?从鸦片生产运输销售各个环节抽税。

绥远可是一个鸦片生产大省,仅仅1935年,阎锡山在绥远从鸦片贸易中取得的各类税收金额就达到888万元,拨给傅作义200万元,还剩下688万元,在阎锡山眼里,绥远就是一块大肥肉。

日本人也盯上这块肥肉了,网罗了一批汉奸土匪流氓组成的“大汉义军”,由日本人派教官训练了2个月,准备向傅作义发动进攻,抢夺这块鸦片贸易胜地。

这个时间差不多是1936年11月,看过前面西安事变的小伙伴应该清楚,此时蒋介石正在天天给张学良杨虎城阎锡山念经,要求他们勇敢的向红军进攻,这三人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把脑袋都摇的像拨浪鼓一样,表示希望委员长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老蒋说既然你们如此爱国,那就抗日去吧,阎锡山很快抓住了这个机会,1936年11月14日,日本人组织的“大汉义军”向傅作义发动进攻,准备抢夺绥远这块肥肉。

在战斗爆发的第二天,“大汉义军”就被傅作义打垮了,其实并非傅作义有多勇猛,而是“大汉义军”全都是一群大忽悠,他们欺骗了可怜的日本人,当初日本人招兵的时候,给出的报酬是每月2两鸦片,这些痞子看到有吃有喝还有鸦片抽,就全都跑过来了,谁会玩命?当战斗爆发后,痞子们一哄而散,连带着把枪也拿走了,把日军顾问惊的目瞪口呆,傅作义大胜,这就是书上说的“绥远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