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程家,尉迟家,秦家都来了

尤其是那竞技场,其收入之巨,令人咋舌,谁人不动心?然而,随着十周学校建设的启动,一切却戛然而止。众人皆知,那竞技场赚来的钱财,全数用于学校建设。渐渐地,长安城乃至大唐的子民们,都接受了竞技场赛马这一新事物。

至于李靖,他叮嘱闺女之事,无疑代表了李家对李佑的认可。此前,他还曾认为李佑有点小聪明,让他娶自己的闺女也算般配。但现在看来,反倒是自家了便宜。毕竟,自家的闺女除了舞刀弄枪,女红、洗衣做饭皆是一窍不通。若非皇家庇佑,李靖与红拂女恐怕都要觉得脸上无光了。

就连李贞英的哥哥李德謇也沾了李佑的光,这次被秦琼带到大唐学院军训学生。出来之后,保证是官升一级。还有家里这两年的变化,他们心里都清楚得很。只要自己闺女能够当上楚王家的主母,那一切都不是事儿了。

接下来的两天里,大唐学院内举行笔试。比试结束后,围着学院的人都散了开去。因为大家都知道还需要等上几天才会有新的动静出现。

之后的三天里长安城也热闹了起来。因为这些人不管能不能考上大唐学院都有科举考试在后面等着他们呢。没错李世民也下旨大唐的第二次科举就在大唐学院招生完成后举行。这样一来本来没啥希望的学子们又有理由留下来了。

在大唐学院放榜的那天,整个长安城里都轰动了起来,有疯狂呐喊自己考上的,也有唉声叹气没考上的。之后就是体能考核,由于人太多在学院里进行也不是回事,所以李佑就想了个办法,以朱雀门为起点,往东跑到金光门后,开始围着城墙绕一圈,再由春明门进入,直到朱雀门为终点,一个半时辰内回不来的就算没过,沿途都有秦琼带着队伍跟着监督。

李佑的这番操作又引得长安城百姓热议,大家都很好奇那天谁能考过谁考不过。

在世家学院内,一群衣着华贵的子弟围坐一圈,面面相觑,气氛显得尴尬而沉闷。他们并非无所事事,实则是心怀好奇与不甘,特意宣布与大唐学院同日招生,意图一较高下,却未曾料到,报名者寥寥,数目之寡,几乎不及大唐学院招生人数的零头。

“老崔,此情此景,你意欲何为?眼下不过百余人报名,且多为咱们几家子弟,未见外姓之人。”一人眉头紧锁,语气中带着几分焦急。

“老李,你可有良策?我听闻大唐学院并未设阻,任凭他人前往求学,更有甚者,某些地方还特意引导人们前往。”另一人接话,言语间透露出几分无奈。

“这实在令人费解,皇家与楚王此举究竟意欲何为?对他们又有何益处?”众人纷纷摇头,聚在一起冥思苦想,试图解开这突如其来的困境之谜。

在这方寸之地,他们不仅是在讨论招生之困,更是在深刻反思家族未来的出路。若家族固步自封,不求变革,终将被时代洪流所淹没,走向衰败。一时之间,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名为“变革”的气息,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雨,以及可能带来的新生。

在繁花似锦的芙蓉园中,程咬金、尉迟恭、秦琼、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戴胄等李世民的近臣,带着自己的的妻儿老小,汇聚一堂。他们此行的目的,无非是想向李佑表明,自家已真心实意地认定李佑将是未来皇位的继承者。如今,他们的儿子已顺利考入大唐学院,自然成了李佑的弟子。这既是对李佑的一种尊重,也是向李世民及众人宣告,自家将坚定不移地站在皇家这一边。

夏日炎炎,芙蓉园的池塘边,李世民与他的老友们享受着美食佳酿,欣赏着歌舞升平;而长孙皇后则带着女眷们打牌聊天,李贞英则带着未出阁的姑娘们在一旁谈笑风生。唯有李佑身边,围满了前来见礼的子弟们。

高慎行(高士廉之子)、魏书玉(魏征之子)、杜荷、杜构(杜如晦之子)、房遗爱(房玄龄之子)、程怀亮(程咬金之子)、尉迟宝琳(尉迟敬德之子)等人,目光齐聚在李佑身上。李佑笑容满面地开口道:“在这里,咱们就是兄弟,久违的相聚真是难得。正好趁着今天这个机会,咱们好好聚一聚。”

李泰也在一旁笑呵呵地附和道:“是啊,以后咱们在大唐学院里就是同窗好友了。”李恪虽未言语,但神色愉悦,含笑注视着众人。高慎行率先开口:“楚王、蜀王、越王,我们来的时候已经聊过,就是想问问楚王,对我们入学后有何指教?”

此话一出,众人的目光皆投向李佑。李佑笑道:“现在说这个还为时过早。你们若了解大唐学院,便应明白,第一年主要是学习基础知识,第二年才会进行专业细分。到时候,除了个人意愿外,学校的老师也会进行统筹安排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魏书玉问道:“殿下,我听说入学后如无家属来校探望或特殊情况,不得擅自离校,是真的吗?”李佑点头确认:“确实如此。不仅你们这批学生如此,上一批和下一届的学生也都是如此。大唐学院的教学方式与你们之前所接触的大不相同,要想让你们接受并适应,那就得从根本做起。你们在学院学习期间,如果不习惯或不想待了,那就得提前告知。学院是开放包容的。”

魏书玉、房遗爱等人听后连忙摆手表示不能离开。随后,他们纷纷提问,李佑也一一作答。虽然问题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但李佑却是有问必答、知无不言。

夕阳斜挂,天边渐渐染上了一抹橘红,他们的母亲终于带着人离去。程咬金及其同伴仍在水池旁畅饮,不觉天色已晚。见状,李泰凑近低语:“老五,高慎行、魏书玉几人能过笔试我尚能置信,但杜荷、杜构、程怀亮、尉迟宝琳能通过,我打死也不信。”

李恪闻言亦步亦近,附和道:“确实令人费解,我当时看到红榜上他们的名字也满心疑惑,不知他们是如何过关的。”

李佑则淡然一笑,解释道:“你们何必如此担忧?在学院这半年里,你们应已察觉,每月皆有考试,积分不足者皆被退学。即便他们现在侥幸入学,若学分不够,终究难逃退学的命运。”

李恪转头望向后院,那里依旧传来欢声笑语,他不禁摇头苦笑:“老五,你说若这其中真有人因学分不足而被退学,那他们的脸上……”

李泰在旁呵呵直笑,李恪此言让李佑不禁蹙起眉头,心中暗想:这里面定有我不知晓的内情。

在皇室的名义下,李佑着手建设十周县的学校,然而,明眼人皆知,这背后的推手实为某人。即便是有人弹劾李佑明目张胆敛财,却也如石沉大海,杳无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