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桑叶不够了,这可如何是好?”管家在一旁焦急地说道。伍老爷咬了咬牙,目光中闪过一丝决绝:“不能让这些蚕饿死,去,叫几个家丁来。”不一会儿,三个家丁匆匆赶来,他们一脸茫然地看着伍老爷。“把那十几筐蚕,都埋到地窖里去,先保住剩下的蚕。”伍老爷下令道。家丁们虽有些不忍,但也不敢违抗,只得动手。他们抬着一筐筐蚕,走向那阴暗潮湿的地窖,每一步都仿佛带着沉重的叹息。那些蚕在筐中蠕动着,似乎也预感到了自己的命运。
当最后一筐蚕被放入地窖,家丁们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心中满是无奈。伍老爷看着被掩埋的蚕,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这场危机能尽快过去。随后,他便让家丁们去附近寻找桑叶的来源。三个家丁领命后,乘船沿着河道出发,去寻找可能有桑叶出售的地方。
船在河道中缓缓前行,两岸的景色在他们眼中无心欣赏。他们一路询问,却都没有找到足够的桑叶。天色渐晚,他们满心失望地乘船返回。此时,河道上的巡检司衙差正在巡逻。当他们靠近家丁们的船只时,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丝异样。衙差们示意家丁们停船检查,家丁们虽有些慌张,但自觉并无违禁之物,便配合起来。
衙差们在船上仔细搜查,当他们撬开一块暗格木板时,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暗格中,赫然躺着一条人腿,鲜血还未完全干涸,散发着阵阵腥味。衙差们脸色大变,立刻将家丁们制服。家丁们惊恐万分,大声喊冤,他们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衙差们不敢怠慢,押解着家丁们朝着伍家大宅而去。
消息很快在村子里传开,村民们纷纷围聚在伍家大宅前,眼中满是惊恐和好奇。伍老爷听到消息后,更是惊得瘫坐在椅子上,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家的船上怎么会出现人腿。衙差们带着家丁来到地窖,他们要一探究竟。当挖开地窖的那一刻,一股腐臭的气息扑面而来。在蚕筐旁边,一具缺了一条腿的尸身被挖了出来,那断肢的伤口与船上的人腿竟惊人地吻合。
瞬间,整个伍家大宅被一片阴云笼罩。村民们惊恐地窃窃私语,有人说这是蚕神发怒了。伍家这些年养蚕无数,杀蚕之事也时有发生,定是触怒了神灵。江南大地,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开。人们在茶余饭后都在谈论着这件离奇的案件,每一个细节都被添油加醋。有人说在案发那晚,看到有一道诡异的光影在伍家大宅上空盘旋,还有人说听到了地窖里传来阵阵凄厉的哭声。
伍家上下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之中。伍老爷试图向官府解释,这一切与他们无关,可那摆在眼前的证据却让他百口莫辩。官府也陷入了困境,这个案件太过离奇。没有目击证人,没有明显的作案动机,只有那令人毛骨悚然的现场。负责此案的县令日夜苦思,翻阅各种卷宗,希望能找到一丝线索。
县衙内,灯火通明。县令眉头紧锁,看着案桌上的记录。他深知这个案件处理不好,不仅会让冤屈之人蒙冤,更可能引起当地百姓的恐慌。他决定重新梳理案件。首先,从那三个家丁入手,经过反复询问,家丁们的口供始终如一,他们确实只是去寻找桑叶,对船上的人腿和地窖里的尸体一无所知。县令又派人调查伍家的仇人,可伍家在当地虽富,但为人和善,并未有什么深仇大恨之人。
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些细微的线索逐渐浮现。有村民回忆,在案发前几天,曾看到有陌生人在伍家大宅附近徘徊。县令立刻派人沿着这个线索追查,却发现这些陌生人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案件再次陷入僵局,而民间关于蚕神杀人的传言却愈演愈烈。
在伍家大宅内,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伍老爷的夫人整日以泪洗面,家中的丫鬟小厮们也都战战兢兢。伍老爷看着这个曾经热闹繁华的家如今变得如此阴森,心中满是绝望。他决定自己也参与调查,希望能还自家一个清白。他带着家丁在大宅周围寻找蛛丝马迹,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在一个偏僻的柴房后面,伍老爷发现了一些奇怪的脚印。这些脚印大小不一,看起来像是多人留下的。他顺着脚印追踪,发现脚印一直延伸到河边。伍老爷心中一动,难道这些人与案件有关?他立刻将这个发现告知县令。县令带着衙差赶到河边,沿着河岸继续追查。在一处芦苇丛中,他们发现了一些破碎的衣物和一把带血的镰刀。
这些新的发现让案件有了新的转机。县令猜测,这些人可能是利用伍家埋蚕的行动,事先将尸体藏入地窖,然后再将人腿放在伍家船上,企图嫁祸。可问题是,这些人是谁?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县令再次扩大调查范围,对周边村落进行排查。
经过数天的艰苦调查,终于有了新的突破。在一个邻村,有村民反映,曾看到几个外地人在案发时间前后行为异常。他们总是鬼鬼祟祟,而且身上似乎有血迹。衙差们迅速出击,在一家客栈内将这几个外地人抓获。经过审讯,真相终于大白。
原来,这几个外地人是一伙强盗,他们在抢劫财物时误杀了一个路人。为了销毁证据,他们听闻伍家埋蚕之事,便想出了这个嫁祸的毒计。他们趁夜将尸体藏入地窖,然后把人腿放在船上,本以为可以置身事外,却没想到最终还是被识破。
随着真相的公布,伍家终于摆脱了蚕神杀人的阴影。然而,这个案件却在当地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人们在庆幸真相大白的同时,也对人性的险恶和命运的无常感慨丝绸之路上的这个小插曲,如同一个警钟,在人们心中久久回响,提醒着人们善恶终有报,而那些离奇的传说,也在真相的照耀下渐渐消散。
明朝弘治年间,湖州安吉县,伍家大宅内一片忙碌。伍家以养蚕织丝而富甲一方,那层层叠叠的蚕架上,白花花的蚕儿正欢快地啃食着桑叶,发出细微的沙沙声,仿佛是奏响着财富的乐章。当家的伍老爷站在蚕房前,眉头紧皱,看着越来越少的桑叶储备,心急如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