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局势突变

深夜的御书房内,张宇看着面前逐渐消散的烛光,陷入了沉思。尽管边疆的战事暂时告捷,但他心中隐隐不安,深知倭国的撤退不过是暂时之策。果然,不久后便有情报传来,倭国正秘密集结更为精锐的军队,并试图与南方其他不满朝廷的势力结盟,准备在大清的沿海地区制造更大的动荡。

这消息传到京城,立刻引起了朝中大臣的担忧。御前会议上,朝臣们纷纷表达对边疆安全的忧虑,部分老臣甚至建议放弃部分沿海城镇,以换取边疆稳定。但张宇神色冷峻,一言不发地听完所有人的意见,随即挥手示意众人安静。

“诸位爱卿,”张宇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冷冽,“朕不会为了暂时的和平而割舍大清领土。倭军再犯不过是小国之策,朕要用铁血之手彻底平息这场动乱。”

他的坚定决策顿时令朝臣们肃然起敬,纷纷拱手表示愿意全力辅佐。随后,张宇召集沈清言和几位将领进行密议,商议应对倭国可能的再次入侵。

筹备海防,增强海军

沈清言首先提出,应当加紧海防的筹备,尤其是针对沿海地区的防御设施加固,加强巡逻和警戒,以防敌军再次通过海上偷袭。她建议道:“陛下,倭国素来以海战为优势,若要确保沿海无恙,必须提高我们的海防力量,训练更多水师将领,以应对倭军的突袭。”

张宇听后点了点头,立即命令清源将军开始在沿海地区布置防线,调集军力,并挑选出经验丰富的将领负责沿海防务。同时,他下令在沿海重点城镇设置军事要塞,并训练士兵熟悉海战战术,形成一支具有水上战斗力的精锐部队,以抗击倭军的进攻。

“清言,这项任务就交给你和清源负责,”张宇语气坚定,“海防建设一刻也不能松懈,倭国或许有备而来,但朕绝不会坐视他们肆意妄为。”

引入民间力量,稳固后方

与此同时,张宇意识到仅凭朝廷的力量很难完全防范倭军的再度来袭,便决定引入民间力量,鼓励沿海城镇的百姓协助军队巡逻和守卫家园。他颁布一道诏令,号召沿海地区的青壮年加入民兵队伍,为朝廷分担守卫之责。

诏令颁布后,沿海城镇的百姓纷纷响应,数百名青壮年踊跃报名加入民兵队伍,并表示愿意随时为保家卫国而战。张宇亲自到城门视察,向这些民兵致以鼓励之辞。百姓们深受鼓舞,信心倍增。

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兵上前敬礼,激动地说道:“陛下放心!我等虽是民间百姓,但为了大清江山,绝不退缩!”

张宇拍了拍他的肩膀,欣慰地说道:“有你们在,朕才更加放心。此战若能胜利,定会封赏有功之人。”

暗流涌动的敌营

与此同时,倭国的大本营内,一名倭国将领正焦急地向主帅汇报战事:“主帅,大清的防御严密,特别是沿海城镇,我们难以找到合适的突袭机会。”

倭国主帅微微一笑,冷冷道:“大清以为加强防御就能平息此战?愚蠢!我军的真正优势不在于强攻,而在于暗中渗透。”他对着副将耳语了几句,随即下令让一批潜伏的间谍潜入大清各个沿海城市,以扰乱军心。

很快,这些倭国间谍伪装成商人、旅人,悄悄潜入大清沿海城镇,收集军情,寻找防御的薄弱点,并伺机制造混乱。清源将军和沈清言很快察觉到了一丝异样,便迅速加强了对城市各处的排查,防止敌人的破坏活动。

夜袭计划的筹备

几日后,沈清言突然收到紧急情报,倭国间谍计划在某夜袭击沿海重镇,以造成恐慌和动荡。张宇得知此消息后,当即决定采取反间计,引敌深入,让倭国间谍的计划落空。

张宇派出精锐暗探,假装是清源部下,故意将沿海防御的“虚弱”消息透露给倭国间谍。倭国间谍得到情报后,果然信以为真,急忙将消息传回主帅处。倭国主帅得知沿海重镇防御薄弱,立刻下令组织一支精锐小队准备夜袭。

这一夜,张宇、清源、沈清言带领精锐部队埋伏在倭军的必经之路上。夜色中,倭军小队悄然靠近,却不料在靠近重镇时,四周的火把骤然亮起,周围埋伏的精锐士兵同时发起突袭,将倭军小队一网打尽。

这一战,倭军间谍的计谋彻底失败,沿海重镇安然无恙,百姓们的信心倍增。朝廷的防御策略逐渐显现成效,张宇以智谋和决心粉碎了倭军的阴谋,进一步巩固了边疆的安宁。

举国震动,激发爱国之情

这场战事的捷报传回京城,京中百姓无不欢欣鼓舞,朝廷的威信也随之提高。张宇在接见清源、沈清言等功臣时,特地赞赏他们的忠勇和智慧,并赐予赏金,以表彰他们在此次战事中的卓越贡献。

与此同时,张宇也颁布一项新政,旨在激发全国百姓的爱国之情。诏令号召大清各地的百姓支持边疆战事,提供后勤支援,让前线将士不再后顾之忧。京城内外到处张贴告示,百姓们纷纷捐献物资,表现出高度的团结和爱国精神。

张宇站在御书房的窗前,凝视着京城的万家灯火,心中油然而生一种责任感。他深知,改革的道路上充满艰险,但他已下定决心,无论倭国的威胁如何,他都将与他的百姓同心协力,为大清江山的安定与繁荣不懈奋斗。

夜风拂过,他的目光愈发坚定,心中默念:“这片土地,这些百姓,都是朕的守护之责。”

深夜的御书房内,张宇看着面前逐渐消散的烛光,陷入了沉思。尽管边疆的战事暂时告捷,但他心中隐隐不安,深知倭国的撤退不过是暂时之策。果然,不久后便有情报传来,倭国正秘密集结更为精锐的军队,并试图与南方其他不满朝廷的势力结盟,准备在大清的沿海地区制造更大的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