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言站在殿前,冷静而从容地禀报道:“陛下,尽管江南均田新政已基本稳固,且北方豪族势力有所收敛,但近日朝廷在江南的几位均田使,频频接到暗中威胁的书信,字里行间显然意图阻扰新政。”
张宇眉头微皱,语气冷峻:“看来仍有人心存侥幸,不愿接受朝廷的改革之令。传旨各地官员,加强防备,尤其是各地均田使,不论是谁,胆敢威胁朝廷命官,朕定不姑息。”
一旁的户部尚书刘全低声道:“陛下,若要彻底肃清朝廷改革的障碍,或许应进一步削弱地方势力,尤其是那些拥有大量土地和资源的豪族,这些人背后的关系错综复杂,若不彻底剥夺其底蕴,只怕他们迟早会卷土重来。”
张宇微微颔首,目光冷静:“户部的提议朕会考虑,但若贸然施行,恐百姓生计会因此受到波及,朕需再三斟酌,以免劳民伤财。”
此时,御史大夫赵毅出班奏道:“陛下,臣听闻南方的几大家族已在暗中勾结,甚至有传闻他们意图私募兵马,伺机反叛。若是传言属实,朝廷南北局势恐更加动荡不安。”
沈清言闻言,神情微凝,低声禀道:“陛下,臣建议将这几大家族的掌权者召至京城,一来可以明察其态度,二来也可以削弱其在地方的影响力。”
张宇点头沉思,决定采取更为隐秘的手段来应对,既不轻易震动朝廷,也不给地方势力以借口。“传朕旨意,召南方几大家族掌权人进京,面呈实况。各地官员需暗中加以配合,尽量查明各家族的兵马状况和资源动向。”
随着张宇的指令下达,朝廷暗中派遣使者,以明察秋毫之态前往南方的豪族势力之中,而京城内则随即展开了一场低调而紧密的监视行动。
与此同时,东南沿海的动荡也未彻底平息。沈清言从一名回京的密探处得知,东洋的走私船只依旧在暗地活动。密探禀告道:“陛下,东洋势力虽因前番朝廷的剿灭行动稍有收敛,但最近却又有几艘来历不明的船只出现在沿海,似在试探朝廷的底线。”
张宇眼神一冷:“东洋势力一再试图插手我国事务,绝不能姑息。清言,再度加派人手,命御林军沿海设防,一旦发现东洋势力,立即驱逐或就地剿灭。”
沈清言深以为然,拱手领命。他心中明白,东洋的意图早已不是秘密,而此刻的江山正需要一场足够强硬的决策来肃清外患内忧。
张宇布置妥当,遣退群臣,独自一人立于殿前,目光望向京城外广阔的天地。他明白,朝廷的均田新政已然触动了根深蒂固的豪族利益,而任何改革若无坚定的意志便难以成事。然而他亦清楚,唯有改革方能让百姓安居乐业,使朝廷的统治根基稳固长远。
不久之后,随着几位南方豪族掌权者陆续抵京,整个京城暗流涌动。沈清言在朝廷官员之间频繁来往,将各方的情报收拢于张宇案前。通过一系列的面谈与调查,张宇逐渐看清了南方豪族势力之间的勾连,掌握了更多有力证据。
终于,张宇下定决心,召集几位权贵于大殿之上,逐一列举其暗中勾结的罪证。在众臣的震惊之中,张宇冷冷宣布:“凡暗中聚兵、违抗朝廷命令者,均以叛逆罪论处,即日起收缴其田产、剥夺家族特权!”
此番言辞坚定如铁,顿时在朝堂上掀起轩然大波。南方的几位豪族代表震惊之余,不敢反驳,纷纷面露惊惧,跪地认罪求饶。张宇并未心软,宣布对其家族实行削藩之令,将原有田地一部分拨归贫苦百姓,以稳固均田之策。
随着张宇的果断措施,南方豪族之权势迅速削弱,沿海的叛乱苗头也逐渐平息。朝廷的强硬手段使得百姓对朝廷新政更加信服,江南一带的均田工作逐步推广,百姓欢声雷动。
当夜,张宇坐在宫中,点燃一盏孤灯,目光幽深。他清楚,改革的路途尚远,潜藏的挑战还在等待。然而他心中暗下决心,不论前路多艰难,唯有坚定改革,才能保万民之福祉,守这江山的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