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让你们起草诏书这么难吗

“官家所言甚是,就请官家让翰林拟旨,等旨意送来,老臣立刻让人在朝堂上宣读。”

蔡京回复的很痛快,但是总让人觉得有什么阴谋。

既然他回答的这么痛快,宋徽宗也就不再说什么,走出中书省,乘了轿子去往翰林学士院。

到了学士院,找到当天值班的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中资历最老的人)叶梦得想要他起草诏书。

徽宗说明来意后,叶梦得却说了和蔡京同样的话:“不合祖制,无法起草。”

徽宗大怒,太师用祖制来压他也就算了,小小的翰林学士也敢说这个。

况且,从他上台的第二年开始全力推行新法,他和他身边的百官都是把王安石的“三不”当做核心精神的。

三不就是王安石为了变法提出的着名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这么些年来,他带着自己的班底打击元佑旧党人、改变官制让自己人身居要职、兴花石纲之役让自己人尽情享乐、改盐法和茶法给自己人捞钱、将原本铸一个钱的铜料铸成十个钱使用……

这一切都是他领着自己的班底一起做的,从来没听谁说过“不合祖制”,固然他自己享受了不少好处,可是他提拔上来的大臣们享受的好处也不少,他们不应该是一条心吗?

今天他们竟然因为一个皇子的任命屡次和他说这句话,这让他很恼火。

“不需要你们起草,你明日到御内东门小殿取我的御书给中书宣旨即可。”

宋徽宗本来可以让人将自己的御笔手诏送来就行,就可以避免这些麻烦事儿了,但是他最近觉得这么多年过去了,手下的人已经都是听他话的人,他已经不需要再去为了这些小事写什么御笔手诏了,只要按照正常程序执行即可。

如今屡屡碰壁,那自己只好继续写御笔手诏了。

“禀官家,老臣不是这个意思。老臣的意思是这种军国大事,一定要找一位德才兼备、能服众的人去才行,如果一定要从宗室当中挑选,老臣推荐太子殿下。太子德高望重,允文允武,如果一定要宗室当中挑选一人,非他莫属。”

叶梦得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原来他不是不起草诏书,而是因为领兵的是赵启他才不想起草诏书,如果换成太子赵桓,这个诏书他是可以起草的。

北宋最忌皇子大臣打成一片,但是叶梦得这个时候也不得不跳出来,因为宋徽宗居然让他和一般大臣们不支持的皇子去带兵了。

无论宋徽宗是否有废太子,培养皇子的意思,他们都不能看着赵启去带兵,因为赵启一旦带兵,就有可能会建立功勋,一旦建立功勋,后果就是不可控的……

其实宋徽宗本来也就是也用赵启知道未来的这一个优点去让赵启尝试一下,他是想用最少得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但是叶梦得等文官并不知道这点。

叶梦得的回答虽然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说出的,但是敢直接过来推荐太子这点已经足够让他反感了。

“德高望重?难道太子就不是我宗室成员,就合祖制了吗?”

宋徽宗冷笑一声,怀疑地问道。

“老臣是说如果官家一定要在宗室里面选择一位去带兵我推荐太子殿下。前提是官家一定要宗室的人领兵,无论知否有违祖制,老臣定当庶竭驽钝,帮助官家实现您的想法。如果官家不选宗室的人,老臣自然推荐别人。”

“好一个德高望重,好一个庶竭驽钝,这些是谁教你的,你一个小小的翰林怎么敢说这样的话?”

叶梦得慌忙跪下,道歉道:“老臣一片肺腑之言,请管家明察,赵孝成王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最终赵国亡国灭种;诸葛武侯用言过其实的马谡,致使北伐前功尽弃;简文帝轻信口若悬河的殷浩,于是许昌兵败,十万大军毁于一旦。老臣虽然人微言轻,但是不能看着官家犯错,因此冒死进谏,请官家恕罪。”

“官家所言甚是,就请官家让翰林拟旨,等旨意送来,老臣立刻让人在朝堂上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