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哲思问道

问界道 顶荡八荒 2527 字 14天前

"哦?"老者眼前一亮,"何出此言?"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林书白缓缓道来,"很多人认为这是天道无情,但学生以为不然。这'不仁'二字,恰恰道出了天道的本质。"

他顿了顿,继续道:"天地以万物为刍狗,不是无情,而是超脱于情。若执着于一物一念,反而失去了天道的本意。就如这杯茶......"

他执起茶盏:"茶叶浮沉,看似无序,实则自有其理。若强求茶叶按某种方式浮动,反而失去了品茶的真趣。"

老者捋须大笑:"妙哉!小友年纪轻轻,竟有如此见地。"

茶馆内的其他文人也都凑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林兄这番见解,当真是让人耳目一新。"

"是啊,尤其是那个茶叶的比喻,简单易懂又入木三分。"

"难怪不愿科考,确实有自己的道理。"

讨论声中,林书白却注意到老者的目光中似有深意。那目光让他想起养父,每次谈及"道"字时的神情。

"小友,"老者忽然压低声音,"可曾思考过,为何你对'道'如此敏感?"

林书白一怔。确实,从小到大,每次研读道经,他总能有独特的感悟,仿佛天生就与"道"特别亲近。

老者没等他回答,又道:"天生近道者,必有因果。若有机缘,或许能寻得真答案。"说完,他站起身来,"告辞。"

林书白想要追问,老者却已转身离去,只留下一句:"机缘到时,自会明白。"

望着老者远去的背影,林书白若有所思。这已经是第二个用这种意味深长的语气和他说话的人了。第一个是养父,现在是这位素未谋面的老者。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胸前的古玉,却发现玉温暖异常,仿佛在呼应着什么。但等他仔细感受时,那份温暖又消失不见。

街上,老者的身影已经看不见了。茶香依旧,案前的文人们还在热切地讨论着,但林书白的心却有些不宁。

他望向窗外的天空,淡淡的云彩正在流动,就像他此刻的心绪,似有所悟,却又抓不住。

所谓机缘,所谓因果,所谓天生近道......这些词在他脑海中盘旋。他隐约觉得,自己似乎正站在某个重要的转折点上,但具体是什么,他还看不真切。

暮色西沉,醉月客栈的门前渐渐热闹起来。

"小林,来两壶女儿红!"一位常客扬声喊道。那是镇上的老秀才,每日必来,点的酒也从未变过。

"好嘞,马上来。"林书白从柜台后起身,动作利落地取出两只酒壶。他的举手投足间,自有一种从容不迫的气质,与普通店小二的匆忙慌张大不相同。

"今日怎么换了这身青衫?"老秀才打趣道,"倒是比往日更像个读书人了。"

林书白莞尔:"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老先生天天穿着这身旧袍,不也是文采照人?"

"哈哈哈!"老秀才开怀大笑,"这张嘴啊,就是会说话。"

客栈内的食客都笑了起来。谁都知道,醉月客栈的这位店小二不一般,不仅能与文人谈诗论道,更是个难得的妙人。

"林兄!"门外传来急切的呼唤,一个衣衫褴褛的年轻人匆匆走进来。

"原是王兄。"林书白迎了上去,"又为银钱发愁?"

那年轻人正是镇上有名的落魄书生王三。他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实在是......"

"先用饭。"林书白打断他的话,转身吩咐厨房,"一份油盐饭,再来个青菜。"

"这......"王三有些羞愧,"我这月的饭钱还没......"

"食者无愧。"林书白轻声道,"王兄有才学,只是时运不济。待日后功成名就,再谈这些俗物不迟。"

王三眼圈一红:"林兄的恩情,我......"

"食不言,寝不语。"林书白笑着将他按在座位上,"且先填饱肚子。"

这一幕落在客人们眼里,又是一番感慨。谁能想到,一个客栈的店小二,不仅能与文人谈笑风生,还时常周济落魄书生。

"这孩子,就是太善良。"灶间的老妈妈嘟囔着,"那些穷书生,欠的饭钱都够开个新客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