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第一次上朝奏事

王府就在皇城内,距离皇宫算是最近的几座府邸之一,林渊也不用像其他住得远的官员一样早早就起,赶路一两个时辰等候在皇宫前等待宫门开钥。

赶在卯时末,林渊用完王府早膳,与叔叔林恪一起登上马车前往午门。

今日早朝之事,林渊也和身为长兴侯的叔叔通了气。

养廉银制度不是他首创,前朝时期也有过类似的制度,主要就是给关键职位的官员发放大约十倍到百倍的年俸,以预防其贪腐。

普通一品大员的年俸大约在几百到上千两之间,这对平民百姓来说自然是多到没边,但对于官场这等位不高也可能权重之地,这点年俸已经是不太能够入眼。

加上文官的俸禄来源于位置,并不如皇亲、勋贵那般稳固,因此贪受贿赂似乎也就成了常态。

如今给一部分官员每年发放上万两的养廉银,或许真能一定程度减缓。

林渊一路上怀揣种种心思,马车在约两刻钟后停了下来。

午门到了。

掀开车帘,看到不少官员已然汇聚于此。

早朝一般不会商量太具体的事务,但却是一个宣布政策、奠定基调的好场合。

叔侄二人出现刹那,两身朱红色蟒袍上金线所散发的盈盈光泽,瞬间将场上大批官员视线吸引而来。

待看清两人身份,有人眯了眯眸子,有人露出好奇,还有人忍不住浮出愤恨神色。

几次京师官场动荡,加上江南官场地震,着实是让不少人大失利益,也让不少裙带关系崩于毁灭,不得不断尾求生。

加上勋贵这个实在不讨喜的身份,场上相当不少的文官心里强忍不痛快撇开视线。

不过,这终究不是所有人。

让人大大意外的是大九卿之一,都察院都御史杨大人,在那对叔侄路过之时,居然主动抬手招呼。

杨都御史的儿子因为魏王世子至今仍被押狱,杨家也因此被陛下斥责,一度名声不稳。

且京师官员谁不知晓杨都御史与前丞相秦成林曾是同窗,初为官时还一度相互扶持,两家甚至差点结为儿女亲家,如果不是因为杨都御史生的是儿子而非女儿。

杨都御史为官清廉、刚正不阿,素有贤名,不少人视之为榜样,如今竟因为林家势大而屈腰,众官脸色有些不好看。

杨洽对此好似不闻,与魏王世子相互见礼之后方才分开。

林渊与叔叔林恪来到武官序列,走到首。

众官等着午门开启,已经按照各自官阶官位心里有数站好,文官一侧,武官一侧,各两大列。

武官两列分为武将与武勋,林渊走到武勋之首,与武将之首司隶府牧钟会并列,长兴侯林恪则站于林渊身后,六大国公都已年高被特许不用上朝,子嗣倒是来了,大都督府三品掌刑官韩渠站在武将队伍,看到自家准女婿位列武首,不自觉将胸膛挺了挺。

勋贵行列里的侯、伯、子、男,武将行列的众将对此都没有意见,分散在文武中的宗亲们也没意见,倒是不少站在队伍里四处暗暗扫视,仿佛要随时纠错的清流士人对此大为皱眉。

年纪轻轻,毫不谦让,更无长幼尊卑,敢与司隶府牧并列。

钟会大人官阶、修为都是一等一,若不是因为谦慎甚至可以晚到,身为后进晚辈、在司隶府位居佐官,竟如此不懂礼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