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永生之道(第十讲)

再看丛飞事件,再看那些做了好事反而遭埋怨的事,结合今天讲的恩义关系,你就能想通这里面的事儿——那些热心帮助别人的好心人,本来送出的是情义,可是被帮助的那些人都给当成恩典了!既然是恩典那你就必须白送啊,而且还得长期白送,不送就是你的不对,这样就是施恩成仇了。

就算你不想落下埋怨,继续白送下去,那也得不到情义。你的不是白送吗?那太好了,先是表示感谢,然后就堂而皇之地白拿,一来二去那就拿习惯了,既然有现成的,那还用劳动吗?于是这惰性就来了,如果你中断了帮助,那他们肯定要大骂,那还是施恩成仇。

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他们也知道要感恩要报恩,可是你给的恩太多太大,他们就发现自己报不起啊,头上顶着个欠人恩情的帽子,那心里头的压力越来越大,终于有一天,量变引发质变,只要有一个理由,压力就会以仇恨的方式释放出来,这就是升米恩,斗米仇的原因。

易:难怪常说救急不救穷,这也是从深刻教训中总结出的经验啊。

米:对,可救一时急难,不可长时期的救济,除非他没有劳动能力,否则就会养惰、养仇,在这种事上施受双方都有责任,施予者也有纵养之过。

易:老师,对于热心人、好心人来说,那怎么避免养惰、成仇呢?

米:通常有以下几个方法,第一个法子,也是最常用的,就是做好事不留名,他也不知道你是谁啊,想赖你想恨你他都找不到人。

那第二个方法:那就是随机行善,不形成规律,比如偶然捐赠一次。对于受捐赠的人来说,好不容易碰上一回,下次不知道能不能碰上呢,那不得好好感谢人家?这样一来,就不会生惰、生仇了。

第三个方法:叫以工代赈,这是什么意思啊?在古代的时候常闹天灾吗,这一闹灾啊,朝廷就开仓放粮了,可是大批的灾民长期吃救济饭,那也不是个事啊,怎么办?让他们参加劳动去,修桥啊,铺路啊,搞农田水利建设啊,这样一来,管饭就是必须的了,干的好还能给工钱呢,这灾民都知道自己是用劳动换饭吃,那就即不会生惰生仇了,这就是以工代赈。

易:以工代赈?这不就是《一枚银币》里讲的道理吗?

米:是的。联系到现实,大家也可以用这个法子去帮助贫困的人,咱们想帮他们,不说是搞慈善白送,就说我们招义工,比如说让贫困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干什么都行,只要干好事就可以,去辅导低年级学生写作业啊,还是到街上去打扫卫生啊,总之你得参加公益事务,做一些助人为乐的事。

招义工之后,再说不能让你们白出力,你们参加公益事业,我们就提供经济帮助,助你们完成学业,然后以他们上交的工作证据为凭,来领取补助,通过以工代赈的法子,让受帮助的人明白互帮互助的道理,明白付出才能获取这样的道理,那就不会生惰生仇了。

易:好的老师,我一定把这些宝贵的道理传到人间。

(点题)为什么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因为免费的午餐往往是有毒的,会毒害人性的善良。用坏手段去做好事,常能维护善良。

品断对错,须知我知他,辨析是非,多虑人虑己。

米:很好,明白了施义不施恩,你就能看透前面所说的那些施恩成仇的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