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掌柜的顾虑,都在情理之中。”苏怀月神色从容,不慌不忙地解下腰间荷包,将几枚精巧的银铃铛倒了出来,“这是前些日子绣娘们练习时绣制的平安符,里头的铃铛是卫家铁匠铺特意定制的,诸位不妨仔细瞧瞧这铃铛上的刻纹。”

几位商户纷纷凑近,定睛细看,只见那米粒大小的铜片之上,竟清晰地刻着“幽州”二字,每一笔每一划都清晰可辨,毫无模糊之感。

“好手艺!”当铺的老板不禁举起西洋镜,满脸惊叹地高声喊道,“就这微雕功夫,就算是京城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见了恐怕也要自愧不如,甘拜下风啊!”

苏怀月嘴角含笑,抬手指向正在纺车前忙碌的驼背老者,介绍道:“这位赵伯,原本是洛阳金玉坊的顶尖雕工,只可惜战乱之时伤了右手,这才流落至此。诸位要是信得过,不妨将图样交给他打版,随后再由绣娘们进行批量刺绣。”

这时,景之婉适时地捧着一叠契书走上前来,说道:“这是按照苏姐姐的提议拟定的契约。前三个月的绣样由诸位提供,往后每个月会推出三款全新的样式。卖得最好的那一款,我们会将利润的两成分给设计者。”

商户们传阅着契书,眼中渐渐闪烁起兴奋的光芒。

胭脂铺掌柜率先按捺不住,指着契书末尾的条款问道:“这保底收购的条款……”

“这正是为了给诸位吃一颗定心丸。”卫彻迈着大步流星走来,玄色披风上还粘着些许木屑,一看便是刚从工坊出来,“凡是签约的商户,卫家愿意充当保人。要是绣品在三个月内滞销,卫家会按照市价的七成进行回收。”

此言一出,全场瞬间哗然。

短短数月时间,卫家在这幽州城中已然稳稳地站住了脚跟,有了足够的信誉与实力。

绸缎庄老板忍不住抚掌大笑起来:“有卫公子出面做保,老夫还有什么可担忧的!”

说着,便一把抢过毛笔,在契书上重重地按下了自己的指印。

就在这时,美食区忽然飘来一阵奇异而诱人的香气。

只见二十来个孩童双手捧着竹篓,鱼贯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