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可派戴宗去河北打探,确认金国皇帝是否驾崩,这么大的事不可能盖得住;其次密切注意金军调动;最后想办法与杨长谈和,只要不是太过分的条件,都可以先答应下来.”
“我就怕他不愿谈。”
“一定会的。”
吴用非常笃定。
他认为杨长割据河东做了晋王,一定有当皇帝的打算,有野心就不会执着小节,一切都是以利益至上。
大宋建国才百余年,五代十国的纷争就在史书上,吴用对这段历史记忆深刻。
宋江见吴用言之凿凿,便从其计谋开始部署安排,虽然已经对金人生了二心,面子上还是那样唯唯诺诺。
当然,粘罕让兀室尽快班师,他不会等撒离喝撤回风月关再走,而是等到明天早上就要直接开拔。
毕竟撒离喝是阿骨打养子,也是吴乞买派到西路军分权之人,兀室巴不得他死在杨长手里。
撒离喝昨天连夜行军,直到今天上午才抵达涉县附近,休息两个时辰到午后,才徐徐向涉县城池接近。
而兀室派出的传令兵,几乎是撒离喝休息结束同时,才从风月关金营出发,所以一定主力一定等不到他。
撒离喝驻守上京期间,就陆续听到关于杨长的传闻,此时到前线真想会一会,但理智让他不要冲动。
不过,根据宋江的情报,杨长在涉县只有区区万人,而撒离喝的部曲也有一万,所以心里并不害怕。
他等到将士、战马都休整好,即旌旗招展、大摇大摆向涉县挺进,就是想看杨长的反应。
如果此人真像传说中强,应该留下一两千人守城,带着其余部队出城决战,如果杨长名不副实则会固守不出,而他若是带超过万人出战,则说明宋江在传假情报,撒离喝也会立刻离开。
可惜,杨长作出的回应,并不在他推测之内。
昨日攻占涉县之后,杨长便按惯例向风月关派出哨探,所以撒离喝刚行至半路,涉县就已知道行踪。
当时孙立还献计伏击,却被杨长直接拒接了。
一则涉县北部地势平坦,根本不适合在进行伏击,二是将士行军攻城疲劳,需要足够时间养回精神,而不是拖住疲惫身躯,提前到太阳下暴晒待命。
撒离喝兵马接近时,杨长留孙立守卫涉县,就带着两千骑兵迎战。
杨长经常以少胜多,孙立即便觉得过分托大,也不好在人前继续谏阻,他接到守城命令便去到涉县北门。
这几天,孙立跟着杨长打了两仗,每一次都胜得有些不真实,今天他便要站在城头,亲眼看杨长如何用兵。
未时左右,孙立已能看到金军人马旗帜,等了一会的杨长终于动了起来,只见他跟着扈三娘一起,正在对那两千骑兵战前鼓舞。
杨长自己有【破军】光环,此时配合扈三娘【慈航】鼓舞,将战士们的士气会得到双倍提升,如果等会战前能斩上一将,士气提升估计能达到极致。
而撒离喝一边前行,一边听取前方哨探报信,他本不相信杨长会‘寻死’,但亲眼所见则不得不信,于是忍不住发出感慨。
“杨长是狂妄,还是看不起我们?有一万兵马不用,主动减低兵力迎战,我打了这么多年仗,从未遇到如此对手。”
“先帝多次教诲,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不管他之前传言如何,等会我们以五倍兵力咬住,定从他身上撕下肉来!”
接话之人名为夹谷谢奴,乃是阿骨打帐下一员猛将,他在阿骨打死后这些年,一直随撒离喝留驻上京。
撒离喝听得频频点头,同时正色提醒身旁众将,说道:“听说杨长武力惊人,等会若是他主动邀战斗将,你们都不可莽撞出战.”
“若他人搦战呢?我们一直不在前线,说不定会被轻视,正好利用这一点,来个扮猪吃虎。”
“那可以试一试,届时你便去斩杀一将,挫一挫杨长的锐气!”
“末将义不容辞!”
夹谷谢奴铿锵回应着。
就在金人讨论对策之时,杨长已通过【鹰眼鸮目】及【洞察之眼】,将撒离喝与他部将看了个精光,当然也发现了夹谷谢奴。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