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王爷的话,下官这就安排下去,不知王爷的王府选址在何处?”
曹龙象简单的说了一遍之后,就告辞而去。
工部尚书左梦龙擦了擦头上的汗水,琢磨了半天,随即打发人叫来了营缮司郎中贾政,和营缮司主事秦业。
一番见礼之后。
“贾郎中,德王殿下的王府修建,全权托付于你,需要什么尽管与本官讲,一切都不是问题,你们营缮司一定要此事作为重中之重。
尽快的画好图纸,嗯,呈递德王殿下,殿下同意之后,尽快开始施工,可曾明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下官明白,一定竭尽全力。”
“下官遵命。”
出了左梦龙的公房,贾政拉着秦业。
“邦成兄,德王殿下王府修建一事,可谓是大事,还请邦成兄全力助我。”
“政公,下官一定不负重托。”
二人回了公房,先是调取了曹龙象选的那块地的资料,又让大匠去现场勘察测绘,又请了山子野来设计园林,忙的不亦乐乎。
曹龙象回宫后,先去了东暖阁复旨,又与庆隆帝说了一小会儿的话,就告退了。
现在万事俱备,东风也不欠了。
只等待狂风暴雨降临,林如海能扛过去,从此以后仕途之路将一马平川。
若是抗不过去,那就身死道消。
一连三天,曹龙象待在宫内没有出来,林如海也是一样,林府的大门都没有打开过,朝堂之中很多大臣也在等待,看看这林侍郎究竟如何烧第一把火。
庆隆七年八月二十八,诸事皆宜。
早朝之上林如海舌战群儒,历数盐道顽政,洋洋洒洒数千言的奏疏直达天听,列出盐道改制的十三策。
督察院都御史张智霖、户部尚书刘三省、内阁首辅夏炎纷纷力挺,其余各部及各司衙门头头脑脑见状,也纷纷跪呼。
“陛下圣明,善政也。”
庆隆帝见着朝堂之上如此齐刷刷的赞同一片,那是非常的高兴,以往的时候,可没有这么齐心。
不过说到底,还是要感谢曹龙象。
曹龙象虽然没有出宫,但是却给林如海去了一封信,盐道改制重点不在产盐、运盐、提炼,而在于销盐。
建议他将销售权分为三等,省、府、县三等,另外,天下商帮淮扬第一,其次闽越、再次晋陕、其次川蜀,当属大周商帮四大天团。
淮扬商帮走的是货运南北,吃的是运河,闽越商帮靠海,主做外贸,晋陕把持着北方鞑靼和辽东的商贸,而川蜀则是控制着南亚诸国货运要道。
淮扬商帮占盐道六七成的生意,盐道生意那是稳赚不赔,而且明里暗里钱就像是流水一样,谁不眼红这里面的利润。
尤其是晋陕商帮,每年往关外卖盐,都是从淮扬商帮嘴中捡一些边角料,尤其是在朝中也是有一定的力量,朝中内阁次辅吴怀仁可是晋省出身。
曹龙象正在听着来喜描述早朝的壮观局面,夏守忠来了永福宫。
“王爷,皇上有旨,召王爷东暖阁议事。”
“遵旨。”
曹龙象跟着夏守忠往东暖阁去。
“老夏,今个朝上很是热闹啊。”
“王爷,今天皇爷心情不错,内阁几位阁老、六部尚书都在,还有忠顺亲王,齐王、亲王、义忠亲王和北静郡王也在,哦,林侍郎也在。”
“哦,老夏,红阳教已经解散,但是以后的例钱还在。”
“多谢王爷体恤,老奴一个阉人,也就这点念想了。”
“好说,好说。”
进了东暖阁。
“儿臣叩见父皇,父皇万安。”
“起来吧。”
“谢父皇。”
“好了,人都齐了,都说说吧。”
督察院都御史张智霖站了出来。
“皇上,盐道巡检历来归属督察院,所有盐税捐输都是各地巡盐御史监察,此次盐道改制臣都赞同,堪称千年之未有之变。
让大周子民都吃上精盐,可谓是千古大愿,吾皇圣心仁厚,乃大周子民之福也,然而,臣以为采用拍卖之法,恐有损朝廷威仪。
大周自立国以来,以仁孝治国,自古士农工商各司其职,若是太过追逐利益,恐有损教化之德。
吾皇圣命,请皇上明鉴。”
户部尚书刘三省,走上前来。
“皇上,张督御此言,臣不敢苟同,正是因为士农工商,各司其职才有大周欣欣向荣,士国之栋梁,农国之根本,工国之重器,商国之利也。
其四等皆为大周之民,为官者牧民一方,所为之事皆是朝廷为民之计也,盐道改制之初心也是为了大周百姓牟利,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何来逐利一说,如此千年之未有的善政,在臣之眼里,何其堂皇大气,让一些劣商在朝廷管控之内,此乃爱民之举。”
两人都很有意思,虽说是针锋相对,但是进一步把盐道改制的事情敲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