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年前慰问

大约80%的合成氨被用在了化肥制造上。

就拿着名的氮肥硝酸铵来讲吧,硝酸铵本身,即是化肥又是炸药。

其实本来就是一码事,要造军火,要造TNT,你没有三酸两碱合成氨,你根本就玩不转。

要是有炸药,邢承恩还不浪的飞起来?谁来弄死谁,海上咱就是王,一炮过去木船就开洞,换谁都没办法解决。

唉!跑题了!

一个罐头产业就需要钢铁和化工支撑,现代不说了,邢承恩不禁感叹中国完成工业化真的不容易啊。

邢承恩从罐头技术就能联想到炸药,唉,暴力倾向严重。

兑现了匠人们的奖金,反正来都来了,正好看一下酒水和罐头技术的进展。

罐头进展慢是因为大匠原先是负责酿酒的王磊,人家精通的是酿酒,罐头技术也是看着邢承恩给出的资料摸索着来的。

王磊祖上是山西人精通酿酒,今年四十有五,黑脸壮汉,脸色较重,看着就凶,你要说他是屠夫可能更容易让人相信,说他是酿酒师傅,别人不知道,反正邢承恩第一次见到的感觉是怎么可能?

王磊就在边上看热闹,见到邢承恩问话忙上前答话:

“将军,咱们酒厂里的酒窖建了好几座,等陈酿时间到了就是上好的烈酒,如果想要度数低一些可以勾兑调和一下。”

“王大匠,烈酒已经很好了,酒精更是做的不错,这方面您办事我放心,我就是想问下罐头技术怎样了?这关系咱们以后的发展方向。”

听到邢承恩问罐头,王磊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头发,

“将军,这罐头技术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高温消杀和咱们酿酒工艺不差多少,可是这容器运输问题是个大问题。”

“是陶罐不好吗?”

邢承恩好奇的问到。

“将军,咱们琉求的海鱼处理干净之后,我们将其置入密闭的陶罐,通过高温蒸煮,然后密封隔绝空气,这样制成的罐头保质时间极长,在温度湿度都较为适宜的环境能储存几年。

说明陶罐是可以达到要求的,可是大量运输的话就不合适了,陶罐在运输途中易碎,从罐头厂运到军营,因为量大每天都有破损的罐头。

我估计要是长途运输十不存一是常态,这根本无法推行啊!”

听王磊这么一说邢承恩懂了,还是需要开发马口铁,罐头现在的问题不在制作工艺上,而是装载物上。

南北朝时期的农学百科全书《齐民要术》中,就曾记叙过将肉块加盐腌制后、再用面粉混合置入陶罐,最后用密泥封装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储存的食物可以隔年不坏。

可是这项陶罐密封工艺似乎并没有得到持续发展,在军队中更是没有大规模运用,不用的原因就两点:

首先,经过这样处理的食物的确有利于长期保存,也很适合军用,但古代军队不采用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成本过于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