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官员想到郑袖递给他无论张仪说什么都要想办法支持的密信,咬了咬牙从队列走出,谏言道:“君上,臣认为此法条甚好,眼下各国征战不休,而人,便是大国立足的底气。
屈氏死后,民间嫁娶变得更为谨慎,各地方父母官没办法,甚至出了十五岁不嫁,坐之’’的告示,这其实已经说明夫妻相处已经威胁到社稷的稳定。
若是有这样一条法律,臣认为,是好事,安民心,稳小家,社稷才能安稳。”
随着该官员说完,一个又一个官员权衡后站出:“臣附议”
“臣附议”
“臣也附议”
陈曦和垂眸,俯身以拜,适时松口:“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君上,小女之所以会被齐国奸细利用,究其原因,是因为小女好友所托非人,死的凄惨,小女每每想起都异常痛心。
小女恳求君上能颁布此法条,惠及楚国百姓。”
旁边跪着的昭阳心下松了口气。
齐国奸细是他随口胡诌的,没来得及好好布置,经不起查。
这件事能否被揭过,不仅要看楚王相不相信,还要看陈曦和要不要冒着被楚王厌恶的风险继续追究。
眼下陈曦和如此说了,想来只要促成此法条颁布,应该就会将此事揭过。
想到此,昭阳也赶紧道:“君上,老臣惭愧啊。
这些年老臣忙于国事,对内务之事属实疏忽太多。
臣也厚着脸皮恳请君上同意此法条颁布,避免昭屈两家悲剧再次发生。”
“准。”楚王吩咐道:“传令左徒,让他着手准备。”
“诺”楚王身旁的大太监躬身垂手应答。
楚王让屈平去办这件事,是将政绩送到了屈家手上,显然存了安抚之意,这也就说明,掘坟之事已盖棺定论,不会再提。
此事解决,殿内气氛便轻松很多,郑袖笑着吩咐身旁的婢女:“掘坟之事与昭家无关,还不扶令尹起身。”
婢女见楚王未驳自家夫人的话,便走到昭阳面前,伸出手道:“奴婢扶您起来。”
昭阳扶了扶额头上的汗:“谢君上,谢夫人体恤。”
他将手搭在婢女手上,才站起来一半,张仪悠悠开口了:“尹令莫不是老了健忘,你入室截杀我国夫人的事可没解释清楚呢。”
“砰!”
昭阳又重新跪下:“老臣冤枉啊。”
张仪冷笑一声,为防昭阳又信口胡诌,他干脆道:“启禀楚王,截杀夫人之人恰巧被夫人抓获,正在厅外等候听审,张某请求传唤罪犯。”
楚王深吸一口气,只觉心累:“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