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对人类失望

它的笑声像锐物划过黑板的声音,尖锐刺耳,十分难听,连胡川都下意识地捂住耳朵。

“现实?老东西,二十年来你光顾我多少次了,在这里生活的时间一点不比外面短吧,你还分得清虚拟和现实吗?如果不是依恋这里,依恋我给你的如神明般的权力,你还会待在这里吗?”

怪物的话直击胡川内心的脆弱点,他只得低着头喃喃。

“我知道...当然知道,现实冰冷残酷,既有生老病死,也有离合悲欢,甚至每一次呼吸都会痛彻心扉。”

怪物又化作一个短发干练的女人模样,那是胡川妻子生前的模样,在她出事前,她一直是胡川最坚实的心理后盾。

它操纵着触手轻抚着胡川的肩。

“胡川,我很理解你,其实你早就对物理学、对现实、乃至对人类这个物种都感到失望了对不对?”

胡川怔怔地点了点头。

此刻我们不得不讲起胡川在学术上的过往,因为这很有可能是他选择制造“彼岸”的真正导火索。

早在研究生时期,胡川在攻读理论物理学时,就发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现象。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学习成绩优异,对概念之类的领会得非常快,基本仅靠自己自学就能将绝大部分知识融会贯通,是旁人眼中天才般的存在。

那时候他很不理解,为什么有的人连二元一次方程都算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一个知识反反复复地讲就是记不住,为什么有的人学东西只会死记硬背而不会融会贯通。

那时他仅仅是以上位者的傲慢心态,认为人和人的天赋是有差异的。

直到后来读博时,由于一些不可避免的应用问题,他需要从大学课程开始恶补高数,最初学大学四年的课程时他很轻松,到了研究生的环节开始吃力,等再到和应用物理学同步的数学时,胡川已经完全摸不着头脑。

当时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胡川自以为自己的学术能力在国内是首屈一指的存在,却能被一本解放初期泛黄教材上的流体力学计算题难得百思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