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胡川第一次遭受打击。
之后由于实验和课程需要,他接触了更多圈外的大佬和天才,胡川这才明白,和他们相比,自己那点能力只能算听得懂人话,这些大佬早在用算盘手搓核弹的年代,就在数理化等各个领域,建立了高不可攀的山峰。
而他努力了近三十年,也不过是将将站在山脚下,望着巍峨的山峦,有了登山的资格。
而第二次打击,是他获得博士学位所要研究的一个有关微观粒子的实验,受实验设备限制,他们无法用最简明的公式证明该粒子的物理属性符合预期,只能通过实验假设、逻辑推理、实验、计算数据、修正、再次假设的方式反反复复地证明,十来个人耗时几个月才能完成。
然而在实验进行到一半时,他导师带来了一个毛头小子,那小孩只有十七岁,却和他一样,都是博士,甚至在学术水平上还比他高一个量级。
起初,胡川以为这孩子只是来历练历练,拓宽眼界,未曾想那孩子参观三天后,直接推翻了之前全部的实验流程和观测数据,并根据自己的假设,手绘了一份全新的实验方案。
在导师的极力支持下,胡川等人将信将疑地用了一周,结果实验异常成功,所有数据都吻合,大家只得五体投地。
后来听导师说,那孩子次年已经去中科院成立了自己的实验小组,他对那种微观粒子提出的理论,比国外还要先进好几年。
当胡川以为那孩子已经是人类智力巅峰,一座雄伟的高峰,举世瞩目的天才时,导师却无意间提及了一个名字。
拉马努金,20世纪初的数学奇才,出生在穷困潦倒的印度,却仅靠一本高等数学公式书推演出了无数崭新的公式,由于拉马努金本人缺乏系统的数学教育,他创造的很多公式往往只有最终结果,而无推导过程,这就导致在他年纪轻轻就意外身亡后,没有人能理解他那些公式的来龙去脉。
“拉马努金像一颗流星一样,带着耀眼的光芒划破夜空,留下璀璨的光影。”
然而当胡川听到这个故事时,却一点不觉得浪漫,反而觉得莫名恐惧。
这是他从对自己失望转向对整个人类失望的起点。
“当一座座高峰真的成了悬在穹顶的海市蜃楼,还会不会有人触碰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