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正庭当时是黎耀国兵部侍郎,刚从塞北凯旋归来。他的名声威震边疆,然而与他的威严外表不同,这位武将的言辞却出奇的温和。他出现在一次朝宴上,身着深色朝服,随意而洒脱,与那些拘谨的文官截然不同。
“谢大人初来乍到,可还习惯?”黎正庭举杯敬他,声音中透着些许探询。
谢寅川微微一怔,随即笑道:“习惯倒是谈不上,不过谢某初见黎侍郎,便知传言不虚。”
“哦?什么传言?”
“传闻黎侍郎英姿卓绝,战场如猛虎,私下却如春风。”谢寅川目光坦然,话语中带着几分试探,“今日一见,倒是觉得风与虎都不尽其意。”
黎正庭哈哈一笑,端起酒杯轻轻碰了碰谢寅川的:“谢大人,这样的夸奖,让我都不好意思了。不过,你的谈判之策,我也有所耳闻,敢直面边境问题的骁宁使者,可不多见。”
两人虽是初见,却似乎一拍即合,越聊越投机。
两人真正结下深厚的友谊,是一次突如其来的山林危机。
谢寅川在返回骁宁国的途中,遇到了一伙边境流匪的伏击。他的随行护卫寡不敌众,眼看大势不妙,就在这时,一队黎耀国骑兵从林间冲出,将流匪杀得四散奔逃。
为首之人正是黎正庭。
战斗结束后,黎正庭走下战马,朝谢寅川露出一个带血的笑容:“谢大人,我还以为你早就安全回国了,没想到还能在这里遇见。”
谢寅川心中一震,连忙拱手:“黎侍郎救命之恩,谢某铭记于心!”
“谢大人不必多礼。”黎正庭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中多了几分认真,“你来黎耀的日子里,我看到了你的能力。比起感谢,不如我们一起做些更大的事。”
此后几日,黎正庭护送谢寅川返回边境。在路途中,两人日夜长谈,从两国的边境局势聊到民生问题,从战场策略聊到治国之道。
黎正庭问:“谢大人,你觉得边境的问题,该如何彻底解决?”
谢寅川思索片刻,答道:“黎侍郎,边境问题的根本不在商贸,而在民心。若两国百姓能互通有无,消除敌意,即便没有官府的命令,他们也不会轻易挑起冲突。”
黎正庭闻言点头:“果然,我与你想到一块了。这些年,我带兵守边,不知斩杀多少敌军,可杀敌易,护民难。谢大人,你的才华,或许能弥补我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