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联:历九朝为都会,包伊洛廛涧,三台风雨作高山。
卫照临感觉这副楹联不简单,气势盛然,若悬于洛阳城中某座高楼之上或许更合适。
来到门房,有一老者在其中。卫照临温甜笑问道:“老爷爷,烦请通报周山长,就说京城一小友前来相见。”
老者一看是一身材高挑十五六岁的女孩,有些奇怪,很少女子来书院,便温言道:“请稍等。”便进去通报。
周兴嗣一听,也愣了一下,难道是写雪梅诗的那位小姑娘?不然他不认识什么女子小友呀。于是起身来到山门前,觉得像是那位姑娘,但不敢肯定。当时卫照临戴着帷帽,时间也过了近四年,个子长高了不少。忙道:“这位小姐,是你想见老夫?”
卫照临欠身温言道:“周山长,小女是当年望江楼参加楹联评比会的那位女子,小女叫王闻天,前来拜会山长。”
周山长立即面露喜色,哈哈大笑道:“真是小友啊,当时你头有帷帽,现又长高了不少,老夫一时不敢相认。想煞老夫了。快请进。”
卫照临柔声笑道:“山长,小女还有马车,不知何处安顿?”
周山长转身对门房吩咐道:“老吴,去安排一下车马和几间上房。小友,随我来。”
于是卫照临随周山长进入书院内,走过先圣殿,穿过讲堂,沿途三棵翠柏苍翠欲滴,伞盖如天,傲立不群,吸人眼球。然后就来到后院,对面是藏书楼,一侧为教务处,一侧为学子宿舍。卫照临总感觉这书院有点像寺庙。
进入山长室,周山长泡上茶,二人就坐。周山长看着面前这个亭亭玉立的女子,不无感慨道:“王小友,自望江楼一别已有四年了吧,也长高了,成了大家闺秀,你能来此,老夫真心高兴。先休息安顿,晚间老夫和小友好好叙叙。”
卫照临和笑道:“多谢山长。由于家事缠身,小女直到今年才得以出游,首先想到的就是嵩阳书院的周山长。小女过轵关,渡风陵,行潼关,穿崤山,到洛阳,看了两天,就急到这儿来找您老了。”
周山长直爽笑道:“好,小友就在这书院和嵩山多玩两天,好让老夫尽地主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