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照临回道:“多谢山长,明日小女要去少林寺,然后一路向东到青州看望舅舅,所以这次就不留了,下次有时间一定再来拜访山长。”
周山长不知卫照临到少林寺何为,也不好问,于是朗道:“小友,少林寺的方丈慧可大师是老夫的好友,有事可报老夫名讳。还是有点遗憾呀,不过来日方长,老夫再与小友谈文论道。你这一说,老夫两个得意门生也多年未到书院看望老夫了。”
卫照临假装疑惑道:“不知山长两位得意门生是谁?”
周山长有些惆怅道:“老夫最得意的学生就是陈庆之陈子云。他读书识理一点就通,更喜兵书六韬,思维洞深,虑谋广远,为人谦逊。若遇机缘,必将一飞冲天,功成名就。还有一位就是刘疾忧刘不器,文笔深厚,为人沉稳,虽才不突出,但思绪周全,做事叫人安心。他们也有四五年没回书院了。不过不时有书信送达,虽未在朝堂谋职,却在信中说现在过得很好,很满足。老夫真想把二人介绍于小友,以结不世之交。”
卫照临听后,也不点破,笑道:“山长,不要急,也许就在这两年内他们就会来看望你。”
周山长阴转晴,笑道:“那就托小友吉言了。”
正说着,吴老带着白檀和耿忠及几个仆人抱着大坛小罐来了。卫照临起身道:”山长,小女也不知您老喜好什么,就带了几斤茶叶和几坛白酒送于您,还望不要推辞。”
周山长也不矫情,爽快笑道:“小友有心了,老夫收下。吴老,今晚在我寝院清风轩宴请小友,你和教习等人一同前来。”
吴老回道:“是,山长,王小姐等人的住宿已安排妥当了。”
周山长道:“好,小友,你先漱洗歇息,下午看看书院风景,晚上老夫与小友一饮。”
卫照临顺意道:“谨遵山长安排。”
晚间,明月高悬,清风徐来。在清风轩,周兴嗣端坐上首,卫照临就坐下首,白檀、吴老及三位教习分列。耿忠死活不肯来,说自己是粗人,不适这场合,卫照临和周山长就随他去了,另备酒菜。卫照临平时没那么多规矩,主仆都是同席。
正所谓:嵩阳文风今犹在,翠柏枝荫护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