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想想挺恶心,其实那时候是很正常的事情。
那会儿条件好一点的家庭,孩子们棉袄棉裤里面穿着汗衫、衬裤,条件不好的就是光不出溜穿棉袄棉裤。
母亲邓茹是个体面的人,自己吃苦节省,也要让刘之野他们三兄妹穿暖。
等刘之野和弟弟刘之泰都上了小学时还不错,每个人都有棉猴穿。
冬天穿棉猴,戴棉手套,背着布书包是那时小学生的标配。
现在,等刘淑贤这一辈的时候他们老刘家就彻底起势了。
家人们穿的基本上都是成品衣服,毛衣毛裤,还有棉衣棉裤,都是成品的,好看还暖和。
但是,母亲邓茹还是坚持每年给这些孙子孙女辈每人做一套用料瓷实的棉衣棉裤。
刘之野今日得空,偷得浮生半日闲,最惬意的莫过于蜷缩于这温暖的炕上。
他背倚着炕头堆叠的柔软被褥,双脚再覆一层厚实的棉被,尽管炕下的火势旺盛,有些烫屁股了,却也添了几分冬日里的温馨。
目光穿过那雕花玻璃窗,投向院中的景致,思绪不禁飘远,时而回味往昔的艰辛,时而感慨当下的甘甜,一番忆苦思甜,在这静谧的时光里缓缓流淌。
“哈哈哈,同志们,跟我我冲啊!”刘武豪迈地叉腰,振臂一呼,声音响彻云霄。
“冲鸭!”刘文、刘述成、刘宝瑞、刘宝林、黎光、黎明,这群小兄弟紧随其后,齐声呐喊,手中的雪球如同流星雨般划破空气,精准地投向敌方阵地。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攻势,刘佳佳、刘海棠、黎红叶、刘宝玲等几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小姐们,在大姐刘淑贤的英明指挥下,迅速组织起有效的反击。
她们灵巧地躲避着飞来的雪球,同时也不忘奋力投掷,将一颗颗雪球化作冬日里的战斗号角,响彻这片欢乐的战场。
突然,刘之野的思绪被这些皮猴子们拉回了现实。
他见此情景,脸上随即露出了笑容,还是小时候好啊!
这冬天就是孩子们的世界。
只要一下雪都往外跑,堆雪人打雪仗。
一大早,刘淑贤就带着两个弟弟用木头做了一个小滑车,平板的,在下面的两个木条上绑上粗铁丝,坐在上面,一个在后面推,一个手里拿着两根铁筷子杵,在雪地里玩滑车。
这是他们最高兴的事儿,如果到了春节那就更高兴了,放鞭炮,砸砸炮,拎着纸灯笼满街跑。
女孩子玩抓chua羊拐,跳皮筋儿。
刘之野刚上小学的小侄子刘述成,最近迷上了两样东西,一个是攒糖纸,尤其以玻璃糖纸为珍贵。
有的糖纸是捡的,有的是专门到百货大楼买的,把糖吃了,要的是糖纸。
有重复的糖纸刘述成就和小伙伴们换。糖纸泡在水里润湿,轻轻贴在玻璃上,干了揭下来夹在书本里。另一个是刻剪纸,买回电光纸拓,有花鸟,有小人,可好看了。
望着眼前洋溢着幸福笑容的孩童们,刘之野内心涌起一股慵懒而满足的情感,他由衷地喜爱这个时代的独特韵味,那份质朴而温馨的生活气息。
诚然,未来的世界或许将带来更为绚烂多彩的娱乐方式,无线网络遍布每个角落,游戏世界光怪陆离,物质充裕,衣食无忧,出行方式日新月异,信息流通瞬息万变。然而,在这份对未来的憧憬之中,他更珍惜眼前这份简单纯粹的快乐。
再者,即便是那看似微不足道的天气,未来或许也少了些刺骨的寒冷,多了几分温暖如春。
但在此刻,这份略带凉意的空气,却恰好与他内心的宁静与满足相得益彰,让他更加沉醉于这份属于这个时代的幸福之中。
但是他还是喜欢这个时代,喜欢老京城的冬天,喜欢故宫外的筒子河,北海公园的冰面,厂甸的糖葫芦,雍和宫的许愿,八达岭的雪……寒冷的什刹海,人们在冰上行走比在地面上稳当,滑出了笑声,滑出了别样乐趣。
还有漫步胡同时,会不时看见路边或拐角卖糖炒栗子或是烤白薯的人,浓浓的香、蜜蜜的甜随风四处弥漫,大老远就挑逗着人们的味蕾……
这老京城,每到冬天给人的印象是一片萧瑟,冬天的深宅大院少了杨柳翠绿的柔顺,却多了松柏的苍劲的风骨。
胡同里偶尔也会有“萝卜赛梨”、“大柿子涩了换咧”……的吆喝,也有谚语“腊七儿,腊八儿,冻死寒鸦儿;腊八儿,腊九儿,冻死小狗儿;腊九儿,腊十儿,冻死小人儿……”,留下了“猫冬”的说法,“冬前冬后,冻裂石头”,地面上会出现裂口,用手去拉门把手,刺啦一下就会粘下一层皮。
刘之野记忆最新的就是,每当入冬之前各家各户最忙乎的就是安烟筒、搪炉子、装风斗、买煤球、储存大白菜、做棉衣棉鞋等事。
老京城的冬天里离不开“煤”,这就能够说不少的故事。
他小时候那会儿天冷了,有些穷苦的人无钱买煤,就去街头垃圾堆里捡煤核儿。
大多数都是小孩子们去,一手执篮筐,一手执棍子,或者钩子,蹲着敲打别人烧过的残煤,把外层灰烬敲去,取其尚未烧尽的核儿放入篮筐。
普通人家大多使用煤球炉子,经济稍微好点的才有钱使用带烟筒的“洋炉子”,煤气这个看不见的“杀人狂”每年都能会“带走”不少人,其中不乏青春年少的……冬天是煤铺老板的发财季节,煤价几天一涨也是常事,掺土、泼水……都是习以为常的手段,煤铺老板这时想尽办法赚钱。
如今,刘家庄的村民们已享受集体供暖逾十年,家家户户暖意融融。
屋外,寒风凛冽,雪花纷飞,气温直逼零下二三十度,一片银装素裹;而屋内,却是另一番景象,温暖如春日午后,让人一踏入家门便迫不及待地脱下厚重的棉衣,否则那份闷热简直让人难以忍受。
这集体供暖的便利,不仅让村民们免受严寒侵扰,更显著地减少了煤炭的使用,与京城冬日里那弥漫不散的煤烟味形成鲜明对比,真正实现了既温暖又环保的冬日生活。
这一切的成就,皆源自刘家庄十数年如一日深耕的沼气发电项目。
它不仅高效满足了当地蓬勃工业发展的电力需求,更切实解决了村民们的日常取暖与炊事之困,同时,也为刘家庄的生态环境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不过,煤炭也不是在刘家庄的日常生活中完全消失了,像是刘家庄西岸老区的一些平房四合院里,冬天里还有给火炕生火取暖做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