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八也不含糊,劈了很多木棍出来,只是有棱有角的也不好用啊。赵八也狡猾的很,看里正家两个小子没事满村转悠着玩儿,就把人家骗过来帮忙削木棍。用点吃食就把人家给收买了。
两个小孩儿真是十分的老实,让削木棍就老老实实的削,一点儿都不带偷懒的。一两天的功夫就削好了一堆。
杜仲平很喜欢这两个孩子,问了家里没什么事,就让两人常来玩儿,给谨儿的零食也不忘给小孩儿备一份。大柱过完年已经十一了,不愿和小孩儿一起吃零嘴,干完了削木棍的活儿,自己就跟在杜安或者赵八后头,给二人打下手。
二柱过了年也有六岁,到底还小,倒是和谨儿能玩儿到一块去,对零食也较没抵抗力。谨儿不缺吃食,倒也挺大方的,所以两个小的经常黏在一起。
里正两口子忙得紧,虽然自家是不摆摊子的,还是有许多事要操心。比如,放花灯就要防着别着火,要是有个万一的,乐事就成了祸事了。再者,哪些人家摆摊子,哪个村的摆在哪个地方,等等琐事都要提前安排好,本来就是图个乐子,要是因为小事起了矛盾就不好了。
所以两个人也挺乐意自家孩子混到杜家去玩儿的。只是觉着孩子总在人家吃东西不太好,王嫂子还给杜家送过一回鸡蛋。杜安死推推不掉,只好收了。从此每天中午给三个小孩儿加一顿鸡蛋茶,权作加餐了。(冬天天短,一般人家只吃早晚两顿饭。)
几个人商量了一回,自家自己吃就做芝麻馅儿的汤圆,略填一填肚子出去摆摊,还能留出点肚子去吃别人家的小吃。拿去炸着卖的就用元宵,馅料用花生仁、瓜子仁,少量的芝麻仁做成,本来要做五仁馅的,干果不够,凑成三仁也凑合了。这样的馅比较干,串上签子不会流出来。
因为两个小家伙弄得木签子实在有很多,大柱吃了杜家的东西又觉得自己没干活,有点坐立不安的,杜仲平给他找了个事:山楂中间划一刀,然后把里头的山楂核给抠出来。大柱有了事做,果然安心多了。
弄好的山楂穿成串,熬了糖浆沾成糖葫芦,又好看又好吃,还能促进食欲,做多了,到时还能拿出去卖。杜仲平让大柱到时去卖,卖的钱正好可以买些东西吃。
两家过年前买了整口猪,还有一头羊,外加肥鸡肥鸭若干,虽然几个人吃了一正月,赵八还请了一次客,可还是剩了不少。
这年头的猪,没加什么瘦肉精,都是粮食喂出来的,也没现代的那些新品种,只长瘦肉不长肥肉,所以这猪实在是有点肥。
当然这肉吃起来真香,但是,杜家几个人都不喜欢吃肥肉。而赵八方胜跟着一冬天吃下来,肚里也不缺油水,再加上杜仲平老是说吃多了肥肉不好,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吃肥肉不好,但是,读书人说出来话的总有些道理吧,故此二人吃的也少。所以几人对着有一掌厚的肥膘十分的没办法。
这一回,反正是要架起炭火的,不如串些肉串现烤现卖,顺便把那么多的肉处理一下。就是卖不出去,拿回来从签子上退下来依然能吃,也没什么损失。
众人深以为然,肥肉瘦肉相间着串,恩,大体肥肉还要多些,这里当地人好像挺爱吃肥肉,就是卖肉肥的也比瘦的贵些,想来不会有人挑毛病的。
到了十五这天,几人早早的准备好了,只等着晚上去凑热闹。
第16章 逛夜集,当先生
傍晚,王嫂子将大柱二柱送过来。本来就已经说好了这天晚上两个孩子跟着杜安他们的,王嫂子到底还是过来亲自谢了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