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求侠 群青微尘 1770 字 6个月前

风寒似乎更重了些,王小元鼻水直流,脑袋沉沉,身子却轻飘,每一步都似踩在棉花上。

他随着人群挤到酒铺子前,隐约瞥见堂倌端着笼热腾腾的饽饽在桌椅间穿梭,肚里也不免饥叫一二声,竟也鬼迷心窍、不由自主似地抬腿走入铺里。

铺里乌云似的挤着一伙脚夫,人人卸了担子,围着张破旧的柳木台坐着,神色痴迷的望着台上抱着三弦弹动的说书人。王小元趁他们不留神,悄悄抓起白瓷壶往肚里灌了一大口热茶,总算将身子暖热了一回。

这时只听得过板石猛地一拍,整堂的鼎沸喧声霎时平息,众人噤口无言,鸦雀无声。说书先生捋着白须,先高声念了几句定场诗:

“豪侠身负浩然气,肝胆心骨长有温。虽怀琨玉秋霜性,本无蒹葭庭草根。

可怜一条凉薄命,偏受万千离苦恨。漆骓金刀护红尘,白雪青冢度黄昏!”

王小元顿足片刻,也学着旁人的模样挤到张长凳上坐下,拍了拍一旁的脚夫低声问:“大哥,您能和我说说这是啥话本么?”

“还能有谁?这话本翻翻覆覆来了几趟,都不认得么?说的是候天楼与天山门血刃相拼,天下第一刀客同黑衣罗刹于天山崖上一战…”脚夫瞥了他一眼,似是不屑于他的无知,翻着眼白大声嚷道。

“自然讲的是玉白刀客,玉求瑕!”

第195章 (六十七)风雪共恓惶

“有言道,这世道是清浊难辨、阴阳倒错,如今反是‘善积者丧,恶积者昌’,又是‘恶必寿老,善必早亡’。不过天山门也非集天下善流于一处者,天山门坐道门仙都、九州之险,门中子弟虽个个恪守清规,底性却始终是膏粱年少,贪生畏死。譬若那陶首辅昆裔、并州前朝英国公子孙、寒山下武家之子,皆愿于学岁之年求得天山门玉|珠,好入门中上下求索…”

那说书先生抱着三弦琴拨弄一二声,娓娓叙来。王小元挤在人堆中里,听得却愈不是滋味。他听闻有些底本拟话文是照着江湖事儿改的,缘因是武盟人着实不多见,若是胡写一通大字都不识一个的地棍们也难挑出纰漏来。

可王小元却听得愈发心乱,纵使过往已如素纸一片,他心里也曾刻下一生都难磨去的深痕。

恍惚间已说到候天楼与天山门交恶,刺客们乘门主缺位之隙杀上天山崖来了。只听说书人又一拍过板石,绘声绘色道:“……但见崖边犁黑黑一片鬼影,众弟子不曾见过此等阵势,登时寒毛卓竖、魂飞魄散!那陶家昆裔化名玉丁卯,性情羞懦,见那蔼吉鬼往前,忙不迭解剑下跪,双手奉剑上前。其余人见状也拜,霎时哗喇喇伏倒一大片……”

王小元转头一看,只见众伙夫听得饶有兴致,口里嚼着花生米咯吱作响,将汗津津的脖颈交搭在一起论议。“看来天山门的也不过是群孬货,没长肥胆儿的,区区几只恶鬼,也被吓得胆颤心惊?”

有人把茶渣子呸在碗底,摇头道:“这些公子哥儿大抵都是没见过世面的,便是学了一两式刀剑,死到临头也使不利索。哪像咱们天南地北地跑,盗匪马贼也见了不少,要是手里有支扁担梢棒,还真能斗上几合,还能打昏了替官人押去府门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