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脸色骤然一变,眼中冒出了森然的杀机。
鲁肃吓了一跳,“难道…难道取过西川后,你要杀刘备?”
周瑜警觉的往外面看了一眼,然后,对鲁肃点了点头,“不错,我观刘备暗怀韬略,整日不动声色,这种人若不早除,迟早会成为心腹大患,何况庞统又辅佐了他,等他助我们取过西川,正好找机会,把他们全部除掉。”
周瑜的行事风格,让鲁肃感到心惊肉跳。
“公瑾,有些事,我觉得还是要事先和主公商量妥当了才好。”
周瑜摆了摆手,“子敬,主公现在正在气头上,张昭全家被杀,现在人心惶惶,若是把出兵的事情告知,不是火上浇油吗?主公一向谨慎,这样吧,等我离开后,江陵就由你来镇守,到时候你再告诉主公。”
鲁肃苦口婆心,却根本劝说不了周瑜,急的他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不知如何是好。
周瑜行动迅速,两日后,就决定出兵了。
只见那滔滔江水之上,船队绵延数里,旌旗蔽日,高大的战船在江风中巍然屹立,船头的利刃闪烁着冷冽的光芒,仿佛能撕裂一切阻挡。
周瑜身着华丽战甲,英姿飒爽,立于船头。他目光坚定,自信的笑容中透露出志在必得的决心。身后的士卒们个个精神抖擞,眼神中燃烧着战斗的渴望。
刘备作为先锋,五千人马行驶在最前面,关羽张飞站立在刘备的两旁。
庞统悠然自得的把身子倚靠在船舷上,看着滚滚奔流的江水,庞统似笑非笑,脸上的表情颇有一些陶醉。
江东兵整装待发,气势威武雄壮,站立在江边的鲁肃,却实在高兴不起来,前方的一切都充满了未知,这让他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周瑜迈步走了过来,江风拂过他的脸庞,吹起他的发丝。他的腰间系着一条宽阔的腰带,上面镶嵌着宝石和美玉,佩挂着一把长剑,剑柄上镶嵌着宝石,剑鞘上刻着精美的图案。他的脚上穿着一双战靴,靴面上绣着云纹,显得十分威武。
周瑜的面容英俊,剑眉星目,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自信。他的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抹微笑,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他总是那么自信,那么萧洒,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握,鲁肃看着周瑜,心情格外的复杂,坦白来说,他欣赏周瑜,欣赏他身上的一切特质。
潇洒、风度翩翩,永远都那么自信,那么胸有成竹。
可是,周瑜就像弄潮的健儿一样,总喜欢翻江倒海,总喜欢冒险急进,而鲁肃,则老成持重,更加沉稳。
周瑜叮嘱道:“子敬,我走后,江陵就拜托你了,另外,关于柴桑的那些龙卫,我昨夜倒是想到了一个办法,你附耳过来。”
鲁肃忙把身子贴近了一些,这件事,孙权都快愁坏了。
周瑜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鲁肃听后,脸上登时有了些许的笑容,“我就知道你一定有办法。”
“子敬,我走后,一切都拜托你了。”周瑜再次叮嘱。
从他的眼神中,鲁肃完全能够感受到周瑜对江东的情义,万般情绪涌上心头,鲁肃也只能默然点头。
周瑜笑了笑,“子敬,我善于攻,你善于守,把事情交给你,我非常放心。”
说完,周瑜大步离开,周泰、董袭等人急忙跟上,鲁肃望着周瑜远去的挺拔背影,心中默默祈祷,“但愿一切都顺利!”
江面上波涛汹涌,却无法阻挡这支威武之师的前进脚步,战船破浪而行,溅起层层白色浪花,犹如巨龙奔腾,气势恢宏。
刘备这一路之上安静的可怕,两日后,队伍抵达巴郡,刘备果断出击,张飞走旱路,关羽走水路,奇袭巴郡。
其实,西川这边也已经得到了暗示,很快,捷报就送到了周瑜的面前,张飞义释严颜,成功夺取了巴郡。
周瑜非常满意,继续催促刘备进兵。
刘备接下来,势如破竹,严颜也帮了不少忙,劝降了不少关口的守将。
捷报频传,战事非常顺利,周瑜非常得意,队伍过江州,沿着涪水一路北上,然后刘备又攻取了涪城、绵竹。
这一日,刘璋坐镇成都,把身边的文武群臣召集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