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就报上去了。”石宏大高兴得不得了,越看越觉得自己的契兄弟好,不光人好,本事也好。
书房里,石宏大专心致志的在些东西,于良吉没去看,而是让人卸车,他看着新鲜,车上各种年货一应俱全,连鞭炮烟花都有了。
甚至还有一些海货,虽然是干海货,不过能有这么多海货也不容易,尤其是里头还有点海参!
这个时代的海参,好像也没有养殖的,都是原生态的啊!
可惜,他们这里养不了海参,要养的话,也只能养点鱼了。
他现在还没想到养鱼,先种粮食弄菜棚子要紧,而且他们前头那条河,因为在十八里铺拐了个弯儿,水流平缓,鱼虾丰盛,不需要特意养,就能吃到野生的好东西。
过去听说,北边是“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
以前他不信,觉得夸张,可到了这里才知道,并不夸张是。
不光是有野鸡和狍子,鱼,还有野狼和貉子,野猪!
这边应该是比北边更北的地方,他没出去过,看不出来,东北府虽然是省会首府,却是百年前圣太祖亲自督建起来的,并且直接命名“东北府”。
他无法考证历史上存在的各个城池,跟北平府对应,没有一个参考物,他也不知道这里是哪里。
原主很少出去走动,他凭借的也是书中大概的地名,才能直达搜那么多的事情,但是也不敢细究。
因为细究就会发现,驴唇不对马嘴。
这已经是一个架空的历史了,他看到的和他知道的,明朝以后,都不一样了。
他的历史也不是多么精通,哪儿知道那座城,是明朝的时候有的?哪座城,是清朝的时候建造的?
所以一般他只说个大概的地方,不敢说地名,不敢确定任何事。
小于举人围着年货转了个圈,看到了很多好东西,却了他为才发现,自己还有很多好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