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283不如迁都

大家才是自己人,其余的都是外人。

王布犁的这個招子,浙东集团的不想认也得忍,淮西集团的根本就不在乎。

只不过朕有个很深的谋划,不足为外人道,你且先受点委屈吧。

待到将来朕会补偿你的。

现在朱元璋把他调回来,就是一个想要继续重用他的信号。

你从南往北打,很难打得过北方人的。”

王布犁瞥了朱元璋一眼,这个从底层上来的皇帝,对于一些事情想要瞒过他也很难。

但朱棣反攻成功,本就在朱元璋的预计当中。

那军队一下子就能变得强大起来,光靠南方士卒是很难抵挡的。”

雍正一死,官绅一体纳粮也就结束了。

“咱能顺利北伐,也是取了个巧。”朱元璋哈哈大笑两声,看向王布犁的眼光颇为赞赏:

“南人北治,也是一招好法子。”

“陛下,话虽如此,但是如今整个大明的重心可都在江南,若是着手迁都,对于江南地区的掌控力就变弱了。”

朱元璋稍微想了想:“汪广洋在广东听闻病了,看来是不适合那边的气候,且叫他回来担任右丞相吧。”

也就是女真人带着刀子来了之后,杀的人头滚滚,又能在江南顺利收上税来了。

清廷没了威慑力,江南地主们依旧是我行我素,该不交税就不交税。

所以才会在王布犁面前给他推波助澜一把。

朱元璋也是颇为认同的颔首,经过科举选出来的官吏,他实在是太失望了。

凭什么大明打过去,这块地界就必须是我大明的疆土?

反正我南人的老家又不在那块地界,他们祖先还带着蛮人下来欺负过我们。

“可是我爹他就是从南往北打的。”

或者说不敢爆发,只能期盼着老朱能够早点累死,较为仁慈的太子朱标上位。

他们盘根错节的连在一块,这么多年下去,早就不是咱能够轻易撼动的了。”

朱元璋是不放心北方有一员手握重兵的大将驻守的,搞不好就会成为安禄山。

更不用说除了王布犁之外,还有不少人是被太子朱标给亲自挑选上来的。

“倒是没有。”

奈何就是不善于在官场上厮混,上书告了胡惟庸一次没被准许,自己就先害怕了。

“我不否认,但是襄阳与钓鱼二城能抵御三十多年,能反攻回去光复旧土还于旧都吗?”

朱元璋瞧着地图指着更北方道:

说实在的,国子监的学子们大多都是南方人,至于北方人简直是少的可怜。

朱元璋搞出一个虚假的带路侯用来宣扬,其实内心深处是真的渴望能出现几个带路的。

胡惟庸很快就把针对人群又给拐到江南士人头上去了。

朱标轻微摇头,大明军队北上的速度极快。

那些隶属于大元的蒙古底层人,自己个都喜迎王师的到来。

“嗯。”朱元璋轻微颔首:“这帮人跟咱不是一条心的。”

胡惟庸这才反应过来,原来王布犁选材的法子是有这种深意的。

临安这个国都那可真就是偏安一隅,根本就没有想要反攻北方的意思了。

王布犁也听出来胡惟庸的画外音了,愿不得老朱要提拔胡惟庸,甚至还给他独相的机会。

因为他知道朱标是出去考察国都的地理位置,才会染病回来就挂了。

胡惟庸自觉失态,连忙往旁边轻微扭动了一下身体,向天子表明我们俩真不是一伙的。

总之这群人是不得不防,必须得给他们整的没脾气了,最好让他们没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反正建政这玩意只是提出自己的设想,又不会真的这么做。

“哦?”朱元璋一边看着奏章一边道:“说说看。”

一旦这么做,那就全都成了蒙古人的奴隶,或者给他们提供一大批紧俏的生活物资了。

“哎。”

不少南人学子巴结淮西勋贵才有机会当官,宋濂等人毫无办案。

胡惟庸有些诧异,难不成陛下又想要回凤阳那个老地方?

那有个屁啊!

不对。

王布犁的一句话惊得老朱自己个都放下手中的奏章,然后盯着王布犁。

“可是襄阳城以及钓鱼城全都阻挡强大的蒙古人数十年,连蒙古大汗蒙哥战死,才给了忽必烈上位的机会。”

就算是放藩王,也是多放几个,避免一家独大,反攻中央成功篡位。

“嗯。”

就算他们去北方历练了,那又如何?

将来能不能升官还得是他们淮西人说了算的。

“若是北方丢失,南方政权大多都想着划江而治,非得打过去北方做什么?

那一望无际的平原,你能有多少匹战马同北方骑兵硬抗的!”

“可是遇到艰难的阻击了?”

现如今王布犁说的这个去北方历练的法子,他总觉得是可以去试一试的,才会大力支持。

所以浙东集团的人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便是变相的支持王布犁的操作。

王布犁话里的意思没有往外说,那就是经过宋元这么一耽误,南北分裂其实蛮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