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不过,好景不长,如火如荼的改革终于还是捅出了篓子。

五月初,自燕国东北的离枝奔来一对母子,进入了蓟城,被申大人接待,带到了朝堂上。

这对母子姓卓,母亲卓梁氏,自称是离枝卓义之妻,子卓叔,方十八岁。

卓义是个没落的贵族,祖上出过一个大贤臣,名唤卓庚子,后人犯了过,爵位被降为士,到卓义这一代,在蓟城已经名声不响了。

不过,这个卓义在离枝却颇有贤名,身受百姓爱戴。此人两袖清风,不尚奢靡之风,虽身为士大夫,却家世清贫,收上来的赋税大多数都用来接济平民了。而离枝地势偏远寒冷,土地贫瘠,本就没多少的赋税一送出去,自己家便只好节衣缩食。

郡县制推行至离枝时,卓义为了守住祖上的产业和爵位,不肯。

而下至地方的改革派官员们如今几乎称得上是顺风顺水,对这些旧贵族一个个都深恶痛绝,觉得他们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因此手段难免偏激冒进。逼迫卓义必须配合,交换印信,让信任郡守来接替他的职位。

卓义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妻子儿女,这一交出去,家中便衣食无着,因此死活不愿,最后被逼得在房中悬梁自尽。他的母亲年岁已高,听闻这个噩耗,当时便跟着去了。

离枝百姓原本十分拥戴卓义,卓义这一死,在有心人的煽动之下,到离枝的官员们几乎成了过街老鼠,实在推行不下去,本想杀几个人镇住这些刁民。没想到越杀越坏事。

于是事情很快传到了蓟城,姜羽尚来不及反应,便被申大人几个,将这对母子接到了京中安顿起来。

于是就有了现在这一幕。

姜羽跪在阶下,身旁的母子正在哭哭啼啼的,申大人也在旁边哭。

燕侯揉着太阳穴,闭着眼,头疼得要命。

五月天气已经热了起来,旁边的内侍小心翼翼地给燕侯扇着风,低声劝慰道:“殿下莫要动怒,保重身体要紧。”

“殿下,殿下啊!”申大人见燕侯迟迟没有发话,有些急了,哀号道,“昔年卓庚子在世时,为燕国立下多少汗马功劳,燕国谁不称颂?就连天子也曾赞过他。如今、如今……”

“卓庚子的后人,竟被逼至此,留下孤儿寡母,日后可如何是好啊,殿下!您难道要看着卓庚子的后人沦落至此吗?”

大周朝最敬贤人,卓庚子当初与姜羽的祖上的姜武子是一样的地位,任何一个国家,若是苛待了这样一个贤人的后人,那必然是会被天下人指责的。而且如今卓义甚至被逼死,这已经不是苛待的问题了。

即使是燕侯,也觉得很难处理。

听得申大人的哭号,燕侯更觉得心烦意乱,太阳穴突突直跳。

他缓缓睁开眼,扫了一圈底下的群臣,那些个老贵族一个个都哭哭啼啼,仿佛死了的是他们的后人。而那对母子长途跋涉而来,又死了当家的,看上去别提多狼狈了。

女人三十六七岁,头上戴着白布,虽然已经生过几个孩子,却依然身材纤瘦,脸上未施粉黛,且已经有了些许皱纹,眼里有血丝,眼下一片青黑。身上穿着孝服。孩子卓叔浓眉大眼,眼睛都哭肿了,亦穿着孝服。看着都让人觉得不忍。

“姜羽。”燕侯低低地开口了,声音中透着疲态,“你怎么说?”

“臣知错。”姜羽朝燕侯俯下/身去,额头磕在地上,“臣过于冒进,致使先人后代枉死,请殿下责罚。”

“砰!”的一声,燕侯随手从案上抄了个东西,便朝姜羽砸来,那东西不偏不倚,砸在姜羽的额头上。

“责罚?”燕侯怒道,“只是责罚,就能让卓义死而复生,让卓氏母子有所依靠,就能平息民怨,让天下人信服么?”

姜羽额头一痛,旋即便感觉到温热的血液流下来,他也不敢抬手擦,任血液流尽了眼睛里,有些刺痛。

他知道自己会为这条路付出代价,前两个月的一帆风顺便让他心中有所准备,现在果然还是来了。

他倒是很平静。

燕侯总不可能现在就把他处死。

只是额头疼得厉害,姜羽在这朝堂上这么多年,还没被燕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儿这么砸过。

他低着头,视线看向戚然明的方向,用眼神安抚戚然明没事。

戚然明眼底却仍有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