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终于有人慢慢能懂他的心意了,即便那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生辰礼物,朴嘉言却有种半空中悬着的心落到实处的感觉,从未感到过如此踏实、满足。
房老太爷敏锐地察觉到曾外孙的变化。
从里到外透出来的愉悦痛快,那笑容不要太刺眼。
朴嘉言难掩得色。
“这玩意儿精巧,又有奇思,可谓千金难求。”
他与姚晨共同完成的模型也当得起这四个字。
筒车提高了动能利用率,基本实现全自动,只要事先装好水,就能自行转动约一个时辰,比先前玩一会就要舀水放水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再是外观,按照朴嘉言的设想添了不少装饰,蓄水的木桶做成了假山模样,上面还种了青苔嫩草,郁郁葱葱,仿若实景。朴嘉言不吝材料,那山腰的小亭子,红柱青瓦,里面铺的地板、石桌石凳用的都是优质玉石,光滑平整,很有质感。
更别说朴嘉言薅来的睡莲,罕见的兰色,芯蕊金黄,莲叶边缘深紫,边上卷曲如小盘,在流水中摇曳身姿。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芯有香尘。若是再加上前国家总理亲手栽种侍弄的人工成本……
还有其他细致动人之处,比如石堆间若隐若现的玉兔,山脚人家门口蹲着的小狗——说好的小人偶没有了,因为朴嘉言觉得太直白太幼稚。
姚晨:难道兔子和狗就不幼稚了吗?
总之,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摆件,而是价值连城的艺术品了。
老狐狸两眼一眯,他从中看出了更多的东西。
无需人力蓄力,由流水带动的水车。
当下灌溉用的是翻车,即龙骨水车,翻车转动需人力或畜力将水从低处汲到高处,南方亦有地方用水力驱动翻车,可效果欠佳,眼前这筒车似能弥补其不足。
他从朴嘉言处要走了整个模型和所有图纸,着人暗中试验,记录筒车的功用,并将之与翻车比较,详细写了折子递给朝廷。筒车能有效地自高岸上从低水源地区取水,翻车也有其优势,比如它适合地势落差不太大的地方,可灌溉,亦可排涝,但总的来说,筒车的出现,能显著增加某些地区的灌溉效率。
多一种水车,农人就少一分辛苦,多一亩良田,就能少一分饥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