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老太爷在奏折里提了句筒车最初来源于一姚姓童生,算是为其表功。与此同时,他还进了封私信给当今天子,私信里面没有公文的规矩格式,就自在畅快多了。
他不但详细说了事情经过,道出曾外孙与其小友之间种种趣事,感叹一番自家后生晚辈不成器,随便搞搞也就弄出个泽被后世的新型水车吧……一时兴起还附了首小诗:“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自营。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引自宋梅尧臣《水轮咏》)
也不知道天子收到折子内心什么感受。
那首诗不经意间(?)通过天子之口传开,引得才子墨客纷纷跟风凑趣。“转此大□□,救汝旱岁苦”,“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亦可见筒车功效显著,较人、畜力翻车更优。
此乃后话,按下不表。
姚晨还不知朝廷州县已经为筒车而忙碌开,像一台精密运转的机器,他的童生生活一如既往。
今天学堂放假,他因生物钟准点醒来的时候,外头铺子已经十分热闹。
家里生意红火,看人手不够,就把姚曼也接了过来帮忙。自勤快的小姐姐来了,姚晨除了内裤,衣衫都有人洗,不用碰活儿了。
真幸福。
姚晨回想起一年前每天早晚得各步行一个时辰,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恍如隔世。
他慢悠悠地洗漱,脑子清醒了些。
姚曼正在前面炸果子,看他从院里出来,问道:“阿晨,今天还吃豆浆配油条吗?”
“嗯,你忙你的,我自己来。”
炸果子也称油条,长条形状,放在油锅里炸,因加了秘方,炸后特别蓬松松脆。
家里也是挣钱了才敢添置一口铁锅,总是只卖炊饼也不行,要时时出新,吸引新的客户,维持老客户。就是铁器太贵了,前期投入比较大,后面才能慢慢回本。
这年头油水少,这种油炸食品特别受欢迎,而且姚家卖得便宜,有人家一篮子一篮子地买,一大家子一起吃。甚至有货郎转卖到城中其它地方,姚家也不在意,钱是挣不完的,怕自家忙不过来,只能限额,限定了每人每日最大的购买量,这才勉强支应。
姚晨用了早午饭,有些昏昏欲睡,家里怜他读书辛苦,也不管他,他就回去再睡回笼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