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其中最让后人称赞的非属这桩“罐头换飞机”不可置信的交易了。
只是,这样平铺编排这位大佬,还是不可取。
必须得大改一下!
不然,许多问题没法解决。
至于原因,呵呵……大家都懂。
当然,除了顾忌某些不可描述的因素外,其实,贺云觉得,小说背景自然也得改。
北方某国肯定是不能出现在小说之中的,不然他就真成预言家了。
其次,时间线也得模糊一下,不能指名道姓说哪一年。
最后就是这桩交易背后的原因了。
他总不能写:“因为某国将要解体,极度缺乏副食品,而飞机却滞销吧”。
这么写,那等于是告诉大家,某国就要解体了。
虽然这样的文章,在当下的新闻报纸上,确实有不少,但总体上是处于被批评状态的。
大部分人都说这是危言耸听,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是西方世界的刻意宣扬,必须值得警惕。
如此环境,你说若是这样“明目张胆”的写入小说,其结果可想而知。
不过模糊改编处理,那就不一样了。
这个界限必须要把握好,不能太过明显,也不能一点也不“映射”。
总之,就是要把握好“尺度”。
“北方某国就改成西方某国,且临近北冰洋,至于哪一国?干脆就写s国好了,交易原因的话,就写西方某国因自然灾害,加上国家工业极度偏向重工业,乐意和某国商人达成一桩副食品换飞机的交易。”
这样改编之后,“映射”就小多了。
而且看上去剧情也稍稍合理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