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其他人现在都不知道林奕有外放的意向,一般人也完全不理解赵侍读的脑回路。在王副院长看来,林奕要做的‘校对国史’,明显是孔院长对林奕的一次警告,没看到林奕前脚刚从孔院长那儿出来,后脚就被‘打压’了么?
“孔院长跟王副院长争权都摆在明面上了,而且影响了编书进程,即使我们不参与,皇兄也不会容忍他们太久的。”李瑜道。
“现在翰林院里的人基本上都选好了站位,处于中立的几乎没有,两方敌对,互相给对方拖后腿,太影响办事效率了,瑜儿,我们接下来,就让他们‘三足鼎立’吧,我看这赵侍读就不错。”林奕道。
孔院长极大可能也不理解赵侍读的脑回路,或者说,不信赵侍读的解释,赵侍读的处境会很艰难。这时候有人推他一把,相信他会乐意做翰林院‘中立势力’的领头人。
“从五品,嗯,足够了,那些被迫站位的翰林们,想必也会认为地位仅此于孔院长和王副院长的赵侍读,能够在翰林院开辟一片‘清净之地’的。”李瑜道,翰林院中也有一心钻研学问的,虽然人不多,但也不会被人忽视。
“嗯,就算不相信赵侍读,大哥作为今科的探花,他的选择想必会让一些人信从的。”林奕补充道。
“大哥?他决定了?”李瑜有些惊讶。
“是,大哥之后要在翰林院,就不可能置身事外,这次的事情虽说可以明哲保身,但这也是一次机遇。”林奕道。
“也是。对了,还有一事,阿奕,我今天进宫见了皇兄,跟他要了个官职,明天就是你的同僚...不,你的长官了。”李瑜笑着道。
“乐意至极。”林奕在李瑜发间轻轻印下一吻。
第75章
第二天早上,孔院长看着自己面前的李瑜,一脸懵,“殿下,你可是来找林奕的?我让侍人带你过去。”
“不是。孔大人,自今日起,我便是这翰林院的侍讲学士了,这是皇兄写的任令,孔大人看看可有问题。”李瑜把建元帝亲手写的任令递过去。
孔院长接过,眼瞳一缩,特赐正五品的侍讲学士,跟他同级。检查后,孔院长把任令交还给李瑜,说道:“没有问题,殿下,我先让人带您到侍讲学士的房间?”
“有劳孔院长了。还有一事,皇兄对我们翰林院这次编书的效率不太满意,院长打算如何做?”李瑜问道。
“这…,我会尽快处理好此事的,一定让皇上满意。”孔院长没有正面回答。
“看来院长您目前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李瑜直接指明问题。
孔院长苦笑,默认了。
“既然如此,我就帮您一把。”
……
“可有事?”林奕一抬头,对上几道殷切的目光,开口问道。
“这个,林大人,听说您早上是跟郡王殿下一起来的,我们就是想问问,郡王殿下是不是...有意在翰林院任职?”坐在林奕斜对面的一位庶吉士问道。
“嗯,今天起,瑾之会在翰林院任侍讲学士一职。”林奕答道。
“真的?多谢林大人告知。”那位庶吉士激动的答谢,不知道还以为是他升官升到了侍讲学士呢。
其他竖着耳朵听二人谈话的人,也都露出了激动的表情,一副自己很快就能见到‘偶像’的样子。
跟林奕在一个房间办公的编修、庶吉士几人,都是今科或者上一届进士,也就是说,都是在李瑜成名后才金榜题名的,所以对李瑜这位年纪轻轻的文坛‘前辈’很是崇拜。
想当初,先皇得急症去世,当今初登皇位,位置坐的不是很稳。深层原因暂且不提,表面上的原因,竟是跟燕太/祖为激励皇家子弟设立的皇家学院考试有关。
皇家子弟考试的答卷(涉及到帝王之术之类的除外)都会公开,这有让众人共同监督之意。当今的成绩单拿出来还是不错的,若是科举说不定也能考个一甲。可惜的是,跟其他皇家子弟一比,就略显平庸了。皇家学院一共五个皇家子弟,当今排第三,乐安郡王第一,瑞王(二皇子)第二,康王(三皇子)和端王世子轮流垫底。
于是,一些反对的声音出现了,比如,‘如此平庸之人怎么能坐上皇位?’,‘太/祖当年说过从他的子孙中选优秀之人继任,为什么皇位上坐着的人还是按照嫡长子继承制选出的?’‘即使端王府的小公子不能继位,那二皇子也可以啊,难道非要先成为太子然后才能成为皇帝吗?’
大燕朝言论比较自由,连百姓有时也会谈论两句朝政,更别提文人们了。有些自视甚高的文人,觉得今上的才能还不如自己,心里自然不会服气。加上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推波助澜,最后,反对声最高的竟然是一群不懂政治的文人。
按理说,当今手中握有兵权,其实不必理会那些只会写些酸诗的文人。可是这年头,当皇帝也需要好名声啊,只要不是冲着昏君去的,谁也不想自己在民间声名败坏,勤政爱民却被写成昏庸无能。
这时候,李瑜站了出来。他先是以挑衅的姿态,蔑视了一番自视甚高的文人,说科举会试的题目太过简单,并扬言就算是比会试难十倍的题目,自己也能轻松完成。此言一出,顿时吸引了当今身上九成的炮火,那些‘清高’的文人也顾不得皇位上的人有才没才了,一致开始声讨李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