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此一通话,也算阴差阳错,童殊怜惜起景昭的辛酸,暂时压下了心中的痛意。
他与景决缓缓行于街上,至街中央的旅店时,景决问道:“你可有给甘苦寺递过帖子?”
这话问的便很有深意了。
相当于问是在此处自行歇下,还是到寺中留宿?
而以景昭的地位,就不算递帖子,直上甘苦寺也会受到十足的款待。
景决既如此问,心中便已有主意,童殊道:“你不想露了行踪?”
景决疑惑地看了一眼童殊,大约是奇怪以景昭的心智居然不解其中深意,道:“惜暮,我有话要说。”
作者有话要说:先请罪:这周家里事多,工作任务也多,没有写出周末需要的2万字。四月份要努力的勤奋更新榜已经离我远去了……
-
之后的更新频率:这周六日各更一章,往后尽量隔日更。
现在全文完成进度大概有75%,现在进行到倒数第二个副本。最后这两个副本是剧情、角色、感情线的爆发期,写作难度很大,我争取能以隔日更的频率带着你们走向完结。(若哪次更新保证不了,会提前在文下通知。)
祝愿我自己给这本书写下特别爆发的后1/4 !
-
(本文最近在精修前文,有兴趣的可以倒回去看看。尤其是第26章 大改,强烈建议重看。
之所以精修是因为此文写了快两年,一孕傻三年的我有的细节记不清了于是自己倒回去看,于是就动手做起了精修全文的工程。)
第82章 断爱
果然, 入店安顿下来,在关门的一声吱呀后, 便跟来了景决的话音:“惜暮, 一嗔大师,凶多吉少。”
“我知道。”童殊答,而后陷入沉默。他垂眸,长长的睫毛盖住眸光, 看不出情绪, 身姿端端正正的,还是让人感到有几分伤心的意思。
景决无声看了他片刻道:“君子之泽, 五世而斩, 本是常理。甘苦寺千年传承,总有这一日的。”
童殊怔忡片刻,才体会出景决是在安慰他,抬眸,略微不解地望向景决。
论起关系, 与一嗔大师的关系景决比景昭近,要安慰也该景昭安慰景决。
可景决却不见悲色,不需要安慰。
一嗔大师超然世外, 极少与俗家之人有私交。
童殊知道的, 一个是他, 一个便是景决。
童殊在少时能入一嗔大师座下听经,是承了外祖父与母亲的渊源;同样的,景决也能到一嗔大师座下听经, 大抵也有些因缘的。
之前童殊不知景决是随了谁的渊源,现在看来,大概是来自景昭。
而景昭与景决在景行宗中地位不相上下,但凡宗派间来往情分,景昭有的,景决大抵也有。
只有一处不同,景昭比景决多了一层关系。
景昭有来自焉知真人的姻亲。
那么,景决极可能是通过焉知真人的渊源才得了在一嗔座下听经的机缘。
-
童殊在一嗔大师身边的日子不短,未曾见其与焉知真人有往来人。一直以为两人并无往来。
此时一想,焉知真人亦号焉知居士。既是居士,便是已皈依三宝、奉行五戒、持斋克己的居家释徒的佛门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