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笑泯恩仇

宋濂的家是在城东的一条街巷的末尾,说不上多繁华,最好的一点也就是距离太守府并不算太远,可以节省来往时间方便宋濂办公,还能让他每天在经过这条街道时感受到百姓们最真实的状态。为政者,上明天时,下察民情,天人合一,方能做出最有利于政局最切合百姓的政策措施。

这是刘协到陈留后第一次来宋濂家,宋濂家十分的朴素低调,甚至可以用清贫来形容。铜环斑驳,门面坑坑洼洼,青砖白瓦,地上泥泞不堪,皑皑白雪覆盖,和最普通的民居没什么两样。很难让人想象,这竟然就是刘协麾下第一文臣宋濂的住宅,甚至连一块门匾都没有。若不是有许褚带路,刘协都觉得是自己走错门了。

刘协拦住了想要上前敲门的典韦,亲自上前,微微摇动门环,清脆的声音和这破败的环境格格不入。很快,就有人寻声而来,将门打开。

开门的是一个五十出头的老妇,一双青筋凸出的手上都是老茧,人虽然黄黄瘦瘦的却很精神,一看就是经常从事劳动的。刘协曾经见过她,知道她就是宋濂的夫人。

刘协不敢托大,连忙问候了一声“老夫人。”宋老夫人也认得刘协,她很意外刘协居然会突然出现在自家门前,但是她却没有一点的慌乱,沉稳地行了礼请刘协进去。

刘协进屋才发上一旁还有一个针线的箩筐,旁边还有几件需要修补缝洗的粗布衣服,看样式并不是他们夫妇俩所穿的。刘协眼睛有点湿润,这应该是宋老夫人补贴家用接的私活。

家里没有任何的丫环仆人,一切都需要宋老夫人亲力亲为。她请刘协坐下后,就亲自下去泡好茶端上来,刘协觉得受之有愧,连忙扶住她一块坐下。

宋老夫人笑了笑,不再推辞道:“寒舍简陋,一切从简,还望殿下不要介意。”

她见刘协并不介意,又接着问道:“殿下今天过来,是要找我家老爷的么?殿下不知道,老爷他这个时辰根本不会回来,起码要到未时才会回来,吃完饭马上就匆匆离去。哎,老爷比以前忙碌了,可他精神头却更足了,我和他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见他这么有干劲地拼过。我知道他是在为殿下效力,是在为百姓谋福,可是他毕竟年纪大了,这么消耗下去也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我也一直想要劝他注意身体。可我知道,他的内心比以往什么时候都要满足充实。上一次他被殿下请这位许褚将军强行看着他在家养病,可差点没把他憋坏,整天就在这屋里转来转去不肯消停,我知道他在想什么,所以从那之后,我也不再劝他。”

“喔喔,殿下见谅,这人年级一大就喜欢多说几句,这说起来一不注意还就没玩没了,让殿下笑话了。”宋老夫人意识到自己可能说得太多,赔罪道。

“老夫人客气了。实不相瞒,我这次过来,确实是来找宋公的,只是没想他勤勤恳恳还没回来,这倒是我这个王爷的失职。不过正好,老夫人在也一样。”说完,刘协没有保留,就把自己和宋濂先前的误会说了出来,然后又接着说道:“我知道宋公乃是金玉良言,一字一句都是为我好,小子年轻气盛,难得冲动,是在是愧疚不安。思前想后,还是觉得要过来把话说个清楚。宋公相助我起于浮萍微末,如今我虽据陈留一郡之地,但若是和宋公离心背德,反倒是失了肱骨之臣。宋公和我之间,不但有君臣之义,更有长幼舔犊之情。我今日过来,便是诚心要和宋公化解误会,冰释前嫌。”刘协难得很认真地说道。

“殿下如此重视老爷,实在是让我感动惶恐不已,我代我家老爷谢过殿下的重视之恩。只是殿下此言差矣,殿下为主,老爷为臣,不管对错,万不能是殿下认过。殿下心意,我一定尽数转达,劝告老爷报答殿下知遇之恩。”

刘协正要多说几句话,门外突然又传来一阵门环震动的声音,宋老夫人满脸歉意地赔礼道:“怕是邻舍来看看衣服浆洗好了没,殿下稍等片刻,我去瞅瞅看。”

刘协请她自便,他现在对宋濂的经济状况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按理说,自己给他的俸禄足够让他过上更好的日子,万万不会像现在这样还要靠老妻缝补衣服来贴补家用的。这其中,肯定还有着自己不知道的隐情。他突然发现,自己这个主公,真的谈不上尽职。他总是渴望着裂土封疆,壮大地盘,却疏忽了内部的稳定和发展,以至于像现在这样,竟然对手下文武的家境情况一点都不了解。

“或许宋公说得没错,明主不仅仅要扬鞭克敌,威加海外,更要守成生息,稳中求进,内外兼合,不争一日之长短,不较一时之得失。”逐渐地,刘协对如何当一个好的主公有了更多的心得。

“什么,你说殿下来了,快带我去殿下。”刘协想得入迷,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切的声音。声音很熟悉,刘协第一时间就知道,刚才敲门的不是来要回衣服的邻舍,而是宋濂回来了。

“濂拜见殿下!”果然,一道人影在窗边闪过,宋濂就走了进来,对着刘协恭恭敬敬地行礼。先前的事情发生之后,他也开始反省自身,所以现在对刘协的一举一动之间都是十分地恪守礼法。

“宋公快快请起!”刘协悄悄地向宋老夫人使了一个眼神,示意请她在中间帮忙周转一下,澄清误会。

宋老夫人见状给了刘协一个放心的动作,她扶起宋濂,笑着说道:“你和殿下的不愉快殿下都给我说了,哎,你俩一个是上天注定的中兴的明主,一个是将来的治世能臣,又兼情深谊长,所谓误会,不过是偏执的良言,把话说开,情即明了。”

宋濂见刘协一脸的后悔和歉意看着自己,感受到如山重恩,忍不住老泪纵横,身子颤颤巍巍地情绪很是激动,道:“殿下今日能够屈尊亲临,濂这一辈子又有何求?濂也自省过,殿下天纵英才,不是庸主所能相提并论,非常之人自然会行大胆之事,濂虽是好心劝谏,但却忽视了太多的细节,疏忽了殿下的情绪,濂有罪,濂有罪啊,请殿下责罚!”

刘协一把将要下跪的宋濂死死扶住,语重心长地说道:“宋公与我皆非圣人,亦是离圣人远矣,何必求个十全十美不犯错误。依我看,渡尽劫波君臣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此事当为过眼云烟,不提也罢,不提也罢!”

宋濂的家是在城东的一条街巷的末尾,说不上多繁华,最好的一点也就是距离太守府并不算太远,可以节省来往时间方便宋濂办公,还能让他每天在经过这条街道时感受到百姓们最真实的状态。为政者,上明天时,下察民情,天人合一,方能做出最有利于政局最切合百姓的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