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临舟市局 苏一恒 1563 字 6个月前

失血过多该不会影响智力吧?李允彬有点吃力地把眼珠子挪到一边,斜眼看着这位皱着小脸的小天才,脑子飞速地旋转跳跃却不要闭上眼。感觉还行,除了呼吸不太利索以外,还是那个“智商在手世界我有”的自己。

“医生说伤口离要害只差了两厘米不到。”季廉坐在病房外走廊边的塑料椅子上,伸手接过全一峰递给他的热牛奶,口中喃喃着。

似曾相识的场景。只短短半年,亲历了那么多生死,一切都始料未及。

全一峰在他身边坐下,握住了他的另一只手,十指紧扣。

季廉转头看着他,仿佛是要把眼前人的眉目都刻进自己的脑海。好一会儿,他才定下心神,问道:“审讯还顺利吗?”

“顺利啊,太顺利了。”全一峰往椅背一靠,大马金刀地翘起二郎腿,“原本还以为要零口供结案,没想到才一天,邓家兄弟就改变了主意,来了个彻底认罪。”

季廉垂下眼帘,把全一峰的这句话放在嘴里嚼吧嚼吧,品出了些微妙的滋味儿。

第81章 出游

对于十一年前那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年纪太大的人,会因为人生短短几十年见识了形形色色的风浪太不计其数,而被磨砺得对灾难习以为常;年纪太小的人,则在家庭和学校的重重保护下、在捧读着诸如“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的课本时,对外面的风雨鲜有知觉。

所以,对它印象深刻的,大抵是如今三四十岁的职场中坚、当年二三十岁的社会新人。

出生于和平年代的这一代人,甚至是第一次在教科书以外,亲眼见识了政府倒闭、国家破产等一系列匪夷所思的骚操作。国际资本市场带起的这场风起云涌,惊涛骇浪之下,在红火了二三十年的全球化浪潮里日益壮大的贸易巨轮们,也不免举步维艰,更何况巨轮以外的那千千万万的小贸易公司,日子更加是风雨飘摇。

临舟义信进出口贸易公司就是其中这么一艘刚出港便撞上了几十年一遇暴风雨的倒霉小渔船。它背靠着时代的命运大齿轮,在自家老板的掌舵下,驶向了深不见底的前方。

在别人眼中高不可攀的北和大学,对于邓中义而言,却只是高考发挥失常的备选方案。临舟大学才是他当年的第一志愿,但既然最后去了北和大,就要进它最好的专业。所以邓中义抓住了唯一一次校内调整专业的机会,在第二个学期便以第一名考入了北和大最出名、同时也是全国高校排名第一的专业——岩土工程。

其实北和大最难考的专业即使是考古学,邓中义也会毫不犹豫地考进去,毕竟那只是一个他用来证明自身实力的工具而已。而他始终坚信,毕业后唯有投身商海,才是唯一施展才华的最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