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毛垭大草原

郑荨一行人来得正是好时候,因为很多当地的藏民正聚集在这里开展他们一年一度的活动—理塘八一赛马节

(正如名字一样,这活动是八月一日举办的,这里就不用在意时间了,老祖宗什么时候来他们什么时候办,嘻嘻)

郑荨挤过人群,跟牧民小孩一早就打理好的白牦牛拍照,随后又艰难地回到老祖宗身边,这里的人可真多呀!

郑荨,“老祖宗,你们现在所看到,是毛垭大草原上最为盛大的节日——理塘八一赛马节

今天,来自四面八方的藏族同胞们,会身着华丽的传统服饰,从草原周边的各个村落汇聚于此!他们的服饰上绣满了精美的图案,搭配着耀眼的银饰,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每一个细节都承载着藏族悠久的文化历史!

这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的盛会,更是藏族文化传承与交流的重要平台。在这里,人们尽情展示着自己的技艺和风采,传承着先辈们的智慧和勇气,让这片草原上的文化瑰宝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

猝不及防再次过节的老祖宗们…

猪猪,“咳咳,不是朕说,这异族,不是,这些少数民族怎么这么多节要过?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彝族火把节,还有那傣族泼水节,没完没了是吗?”

郑荨闻言笑嘻嘻,“老祖宗,没办法呀,谁叫我们家有五十六个民族呢?就是一个民族只过一个节日,一个节日只过一天,我们也得过将近两个月哩!

先说说今天这个节日吧,理塘八一赛马节起源于400多年前的古老习俗转山会!每年藏历六月初三,当毛垭草原百花盛开、绿草如茵之时,康区黄教第一大寺长青春科尔寺会按古老规矩组织僧俗群众参加转山会,大家聚集在一起祭拜山神,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1964年,理塘县政府将这一民间传统节日与八一建军、红军长征等红色文化相结合,把转山会改在每年的公历八月一日举行,称其为“八一赛马会”!此后,理塘八一赛马会逐渐成为理塘乃至康南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2008年被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猪猪,“转山会?跟匈奴人逐水草而居是一个意思吗?这里的藏民到了特定时节也得转换牧场?”

旁边的过来引导老祖宗们参观的藏族小姐姐开口接话道,“猪猪老祖宗,转山会是藏、羌、普米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极具宗教与文化色彩的民俗活动!

在藏族的转山会期间,我们会身着盛装围绕神山、寺庙转山,以纪念佛祖诞辰!

羌族则在转山会祭祀天神、山神、羊神,村民们带着太阳馍馍、月亮馍馍等供品前往神树林,举行庄严的祭拜仪式!

转山会不仅有祭祀,还有歌舞表演、野餐、物资交流等活动,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传承民族文化…

而您说的匈奴人逐水草而居应该是转场活动,转场是哈萨克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基于生产生活需要的经济活动!

例如,现代哈萨克族在天山牧场会依据季节更替,春季从冬季牧场向春牧场转移,夏季奔赴高山夏牧场,秋季再往秋牧场迁徙,冬季回到温暖避风的冬牧场!”

正说着,一旁的赛马比赛已然开始,郑荨虽说先后在内蒙古,新疆等地观看了不少赛马表演,但对骑马这事还是非常感兴趣的,这不,她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过去!

赛场上,骑手们如离弦之箭般飞驰而出,郑荨紧张不已地看着,默默给自己看好的马匹和它的主人加油!

老祖宗们虽说兴致没有郑荨高,但看得又是津津有味,甚至还时不时指点几句

例如说骑手们在疾驰的马背上,身体突然向后倾斜,几乎与地面平行,一只手紧紧抓住马鬃,另一只手则在空中挥舞,仿佛与骏马融为一体,以风驰电掣的速度冲向终点时,老祖宗称赞骑手马术精湛,这一手“倒挂金钟”使得如火纯青!

观看“俯身拾银”比赛时,看着骑手们在骏马高速奔跑的过程中,迅速俯下身去,从草地上精准地拾起事先放置好的银币时,老祖宗们也不吝啬他们的赞美和掌声!

当夜幕降临,草原上燃起了熊熊篝火。人们手拉手,围绕着篝火欢快地跳起锅庄舞男女舞步轻盈而富有节奏感!而老祖宗们面对郑荨等人的盛情邀请,无奈加入的队伍一起载歌载舞!被迫营业的表情非常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