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黄沟村那个黄老爷,手里有些钱就去青楼瓦舍,这样的人才是常态吧。
也就是纪彬与众不同。
以前怎么没发现,他竟然是个这样好的夫婿,早知道就把自家闺女嫁过来了。那日子好过的,也就是自家。
可现在想那么多有什么用,人家引娘在上面坐着呢,这才是正主。
纪彬回来之后,见家里没人,就知道引娘去了刺绣坊,托人去找引娘之后。纪彬立刻把好消息告诉她。
那就是让刺绣坊的绣娘们放开了绣,能做多少是多少。春安城那边全都收。
引娘也眼前一亮,现在绣娘越多越多,但如意楼一个月只收一千五百件,确实有些少了。但当时纪大哥说过,做过了就咱们收起来,回头肯定能卖出去,,没想到果真如此!这还是收着做呢,若是都放开了做,这个月至少能翻倍的!
要知道,现在平日里刺绣坊都有二十多个绣娘,这些绣娘一个月大大小小都能做一百六十多件东西。
可这只是来刺绣坊的绣娘。
大多绣娘还是在家做活的,毕竟别的村里可没人给他们看孩子,在家做活的话,既能看孩子,又能做事,这也是很多女子选择做刺绣的原因。
那些人才是大头,各个村里加起来,再有邑伊县还有十几个人,一个月送过来一千三百多件,都是轻轻松松的。
当然这种绣活肯定不是衣服上的大片刺绣,多是香囊帕子,这种东西既好卖,绣起来也简单。熟练的绣娘一天都能做两三个帕子,当然快了。
以前引娘还让大家收着做,如今不用收着了,翻倍当然轻轻松松。
引娘是最了解刺绣坊情况的,有她做保证,肯定没错。
而且这样一来,刺绣坊的绣娘们收入也会增加,只怕大家做活的积极性会更高啊。反正是好事,纪彬还是很满意的。
眼看刺绣坊的收入也在增加,直接弥补种棉花的亏空。而且如意楼的柳掌柜同样在问棉花的事。可见他只要能种出来,销路基本是不用愁的。
纪彬也只说了这件事,礼物倒是没拿出来,毕竟三日后才是引娘生日。
但晚上的时候,引娘直接说了她的想法。
基本就是,她不想大张旗鼓过生日了,如果可以的话,她跟纪彬一起过就挺好的。说这话引娘还很不好意思。
纪彬倒是笑,想到之前连要求都不会提的引娘,如今有自己的想法,自然是好事。
至于不大张旗鼓过生日,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引娘开心就可以。
再说他们也不需要用生日宴来证明什么。
不过若是能在梅园那种院子里过生辰就好了。
可惜昌伊县也没什么像样的园子。
等到引娘生日这天,果然跟引娘想的一样,并未大张旗鼓地过。
但早上起来,引娘就吃到纪彬亲手做的早餐,虽然看着一般般吧,但味道还可以。
因为是生日,这天肯定是不上课的。
两人骑着马儿干脆在后山跑马,纪彬还从仓库里翻出打马球的东西,跟引娘试着打马球。还别说,他也是头一次打这东西,但规则是知道的,两人倒是玩得不亦乐乎。
不过看着自己家这块空地。若是改成马球场,岂不是很有意思?这个念头一闪而过,重要的是陪引娘过生日。
晚上疯玩的两人才回家。
纪彬也把早就准备好的茶具跟珍珠拿出来。
十六颗浑圆的珍珠看着就漂亮。戴在引娘皓白的手腕上,显然格外可爱。
茶具也是引娘喜爱的,她确实对泡茶有些兴趣,有套好茶具,平时没事的时候自己都可以摆弄一下。
今年的生辰虽然没有请很多人,但却温馨得很,如果让引娘选,她还是更喜欢跟纪大哥一起过生日。
而且生辰之后,她又喜欢上打马球了,打马球真的好好玩!
原本以为这样就结束了。
纪彬第二天从自己房间起来,就到刺绣坊跟私塾左边的空地上。
他终于知道这块空地要做什么了。建个马球场岂不是很好。
当然也不是人人都有马的,但没事把柴尺跟柴巧晴喊过来,他们四个都能打啊。平时的时候可以变成蹴鞠场,不管大人小孩都能来踢蹴鞠,岂不是也有意思。而且这里原本就是沙石地,只要把大石头捡一捡,就能当场地用了。规格是没现代的足球场那么平整,但用来玩耍是足够的。
作坊伙计们绣娘们,没事还能来这玩玩。
主要是空着也是空着,昨天打马球还得了乐趣,以后可以经常来玩。
纪彬定下这里做什么之后,就准备雇人平整。
这自然还是找宣老爹他们过来。
但最近不行,这段时间盖房子的人太多,要等到七月份去了。
七月份也可以,毕竟如今五月中旬,天气已经热了,也不是打马球踢蹴鞠的好时节。
至于花钱这种事,挣了钱不就是花的吗。
反正要建蹴鞠场这种事传到柴家耳朵里,柴巧晴第一个举双手赞成。如果引娘家里有蹴鞠场马球场的话,她肯定天天过去玩!这让她娘笑了半天,说她都快嫁人了,还整天想着玩。埋头吃饭的蔡运闷声说了句,巧晴想去就去,开心就行。这倒是让柴家人更想笑。他俩还没成亲呢,关系就这样好。
引娘过了生日之后,手腕的那串珍珠十分吸引人,让不少人都追着看。这样漂亮的珍珠手串,定然是纪彬买的啊。看看,人家生辰总能过得不一样。
一到五月,天气就热得不行。
纪彬最近也没往各地跑,只是在家里待着,突然就很怀念有空调的日子。再不行有冰也可以?
也不知道这个世界的硝石制冰技术怎么样。
这么一想,纪彬就有点想买点硝石试试。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冬天都有炭火了,夏天怎么能没有冰。
等纪彬一打听才知道,这个时代的硝石制冰法还没出现。
只有有钱的人家会在家里建冰窖,冬天的时候藏冰块在里面,等到夏天拿出来用。这种方法也只有有钱人能用了。
普通人在夏天看到冰块,简直是天方夜谭。
既然是这样,纪彬用硝石制冰的想法就减弱很多。毕竟这东西还是太扎眼了。
还是去他家山泉水附近逛逛,那边竹林成荫,也凉快啊。
现在已经到五月,水源这里果然上涨许多。
好在水里的石柱已经立好,现在只要铺好木石结构的桥梁就行。
这里的进度也比想象中要快点,就算是这样,也要等到六月初,这座桥才能建好。
蔡运跟柴伯父在这一个多月里,只回家了三四次,其他时间都在抓紧时间建好,赶在六月最热的天气把活干完才行。
而且柴伯父也发现了,隔壁黄沟村跟纪滦村的矛盾越来越深。
特别是黄家出了受骗那事,让他们村子对纪滦村更加仇视。
毕竟村子都是挨着的,都买了荒田准备种棉花。
边井井有条,另一边受骗不说,现在种子还没买到,而如今已经到五月底,早就过了种棉花的季节。
此时的地里什么庄稼也种不了,顶多种点萝卜青菜。但这东西不值钱啊。
所以黄家那二百亩翻好的田地,基本已经荒废了,只有等到秋天的时候种上冬小麦,算是能挽回点损失。
可就算那样,这大半年什么都种不了那是真的。
黄家人丢脸,黄沟村自然也跟着丢脸。
刚开始也就算了,时间一长,这些人自然把愤怒撒到来黄沟村种田的纪滦村人身上。也就是纪老爹领着十几个人一起走,才没被怎么为难。
可纪彬也知道,这样下去肯定不行。毕竟对比实在太惨烈了。
而且经过黄家被骗的事一闹,不少人都知道这棉花有多金贵。这哪是庄稼啊,分明是种金子。
普通人肯定有这种心理,那就是见不得别人过得好,更见不得隔壁原本不如自己的人过得好。所以黄沟村的人针对纪滦村针对的非常明显。
现在唯一解决方法,只有赶紧把桥建好,以后就不用绕远路,更不用路过黄沟村。差不多等于把这块地圈到纪滦村这边。毕竟纪彬把篱笆都建好了。
现在五月底,棉花苗已经长出来,正是要紧的时候。若是有人刻意去毁,那前期的努力可就白费了。
纪彬听到纪老爹说这些担心,明白纪老爹说得对,毕竟晚上就算派人巡逻,那也要路过黄沟村的
纪彬道∶"没事,再有十天左右,桥就能建好。"说完之后,纪彬喊了声狼大狼二。
两头狼从房间里窜出来,把纪老爹吓了一跳。
纪彬倒是跟之前表情一样,开口道∶"晚上有它们俩,肯定没事。"
说完,纪彬干脆跟着纪老爹一起绕远路去自家田地转转,去的时候狼良大狼二就跟在他身边。这一幕让不少人都看到。
特别是黄沟村的人见到纪彬跟两头狼相处这样好,难免心惊。
之前听说过纪彬养狼,但没想到竟然能看到他把狼养的这样听话。
不仅如此,就听纪彬对纪滦村的农人道∶"放心,晚上它们也会巡逻,你们也能省心点。"
它们也会巡逻?省心点?两头狼?
大家惊讶的时候,狼大狼二竟然跟着嚎叫两声,好像是回应一样。
柴力也冷声道∶"东家放心,我也会时常过来看看。"
两头狼,还有柴力?
看着他们三个,还有谁敢动歪心思?
别的不说,就看纪彬笑眯眯地扫视一圈,就没人敢招惹好吧。
以纪彬的能力碾死他们,不跟碾死蚂蚁差不多?
有纪彬这次震慑,黄沟村的人果然安分许多。
纪彬却明白,这只是暂时的,现在棉花是还没结果呢,等结果了,就会眼红到滴血的人过来捣唑
不过那时候他家的桥就修好了,自然是不怕的。
他现在也只是拖延时间而已。
可看起来似乎太有成效了,以至于黄沟村的人看到他都害怕。怕他干什么啊,他平常都是笑眯眯的,对人都很好啊。
也就是纪彬自己这么觉得了。
不少人都说,纪彬一笑,好像其他人的命运都掌握在他手里。
如果纪彬听到这话,肯定会极力反驳的。但大家连反驳的机会都不给他!毕竟谁敢在他面前这样讲啊。
时间到六月,刺绣坊上个月做出来的绣品数量也出来了。整整三千三百件。
大大小小的绣品都被包裹好,很快就送到春安城,再由如意楼的柳掌柜送到宿勤郡。谁能想到,这里一年前会刺绣的人还很少,可一年多以后,一个月后,就能做出这么多刺绣。而且技术都在飞速提升。
现在提到纪滦村,不少人都对这里的美酒跟刺绣有印象,这就是进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