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他们宿勤郡这边,虽然近些年发展得不错,可跟江南没得比,宿勤郡一斤普通冰一百文,斤可食用冰八百文。
春安城普通冰不变,可食用六百文。
到了邑伊县,普通冰不变,可食用的二百文。
这个价格已经不止是惊喜了。而是夸张。
稍微有些余钱的中等人户,都能买得起可食用的冰。
反正引娘听到这个价格的时候,忍不住惊讶∶"邑伊县的冰,真的那样便宜?
谁知道平老板却笑∶"唯独昌伊县这么便宜。"
等引娘了解完之后才懂平老板的意思。
整个南军国里,邑伊县是唯一一个县城可以有单独制冰所的点。还是让春安城的制冰所分出一半人,临时去邑伊县制冰。当初乌革跟谢建宝就是因为这件事,才耽误了出去的时间。
听到天下独一份的时候,引娘隐住自己想说出口的话,反而问道∶"为什么邑伊县是独一份?"
平老板一本正经∶"自然是太子感念昌伊县棉价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特意给的赏赐。"
好家伙,这是特意给邑伊县的赏赐,还是特意给纪彬的赏赐?
引娘跟平老板都从对方眼中看出答案。
怪不得纪大哥一直讲,太子是个有恩必报的人,他们只管做好事,必然有好报。
这不就来了吗。
不管是种棉书暗戳戳用纪彬的字迹,还是连带了封赏,又或者这次特意在邑伊县特设的制冰所。怪不得他家冰这么便宜!
当然这是有冰引的铺子去制冰所进冰的价格。
售卖价格为同一价,那就是普通冰一斤加五十文,食用冰加一百文。毕竟后者的保存也是成本。
也就是说,三百文可以买一斤可食用的冰,那买个一两,二两的份额,不就是三十文,六十文?很多人家都买得起啊。
要知道他们邑伊县现在是有钱人户,去年都卖了棉花的!这还不买疯!
就算买不起可食用的,买个解解暑气的普通冰,一斤只要一百五十文。几个人合买一块,在最盛暑的时候,不止是解暑气,而是救命。
每年都有因为中暑去世的人,有冰块后,这种死亡也会减少很多。
引娘随便一想,就知道以后的前景。
至于想卖冰的店铺如何购买冰引,这又是个问题。
各种盐引,茶引的获得,基本通过几个渠道,豪强们托关系,又或者托钱,再或者你走别人不愿意走的商路,帮官府便宜价格送物资,能得到各种买卖特殊物品的凭证。
而今年的冰引怎么获得,又是个大问题。
但这跟纪彬家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制冰所刚开的时候,就有人传下来消息,要给他两张冰引。
至于侯天银看到这消息时候的反应?不敢有反应不敢有反应。
他这种在粮草道做久了的人,闭着眼签就行,只要不影响大局,不是中饱私囊,他都可以。这大概就是足够油滑的人吧。
可在明眼人心中,给纪彬家冰引,并非徇私,更近乎物归原主。
这东西原本就是他的。只是他献给太子而已。
如今太子通过让他们县城可以开制冰所,再送来两张冰引,算是回报的一种。
所以引娘发现,她到春安城其实什么都不用做,只是去新刺史侯天银那把冰引拿到手而已。
至于其他人想要冰引?
简单的,看看你家捐了多少私塾,修了多少路,清了多少河渠,造了多少桥。什么?
以前就不爱干这种事?
那你还是回去吧,我们太子讲了,他只看这些东西。
基本上把抠门,不愿意行善的商贾都给剔除。
剩下的人户里面还要——排查,看他家名声如何,可有什么纠纷官司,可有欺压百姓。若是有?那趁早离开,还要开堂审案。再剩下的,那就是不错的人户了。
再从这些人户里面挑选三家出来允许卖冰,剩下的人户备选。
可这冰引对他们来说也只是两年的,第三年时还要这样排查。出一个问题,就会收回冰引。
所以这些人家想要继续卖冰,必须家风严谨,必须没事就做好事,什么施粥施米,绝对不能少。
太子也是个狠人,借着卖冰立刻整肃不正之风。
至于是不是纪彬在信里提的,那就只有他跟太子知道了。
反正引娘手里有两张冰引,其中一张给到徐杰,让他收拾春安城冰铺准备开业。
引娘在春安城待了三天,一手把冰铺操办起来,看着冰铺平稳运行,这才离开,不过她走的时候,让徐杰再招两个短工帮忙。
短工只在四月到七月之间在冰铺忙碌。也有很多人愿意挣这份钱。
三天后引娘跟柴力,燕芷游回伊县,手里自然拿着冰引。而邑伊县的制冰所已经翘首期盼,等着她回来。
邑伊县一共只有一处卖冰的,也就是纪彬家店铺。这一处制冰所只为纪彬一家提供,不少人都觉得稀奇。
其中内情,只有少数人知晓了。
不管其中原因,反正邑伊县的众人有冰买了!还是便宜的冰!这难道还不好吗?
引娘他们在四月十三号到的邑伊县,冰引一拿过来,邑伊县冰铺立刻可以开张。
算到今天,刚好开业两天。
纪彬听着引娘最近的行程,竟然比他还要忙。从春安城到邑伊县来回跑,这路上肯定辛苦了。
纪彬看着井井有条的冰铺买卖,就知道引娘做得非常好。
引娘被这么一夸,自然是不好意思的,她这点本事在纪大哥这,根本不算什么。
如果是纪大哥的话,肯定比她做得更好!
纪彬笑∶"怎么会,你几天里开了两个铺子,已经很厉害了。"
"不会啊,纪大哥你提前都已经准备好了,我只是拿冰引,让大家开始卖东西而已。"
听着他俩互相吹捧,燕芷游都看不下去,无奈道∶"可以了。你们可以回家互相夸。
大家这么一讲,不由得笑出声。
确实啊,东家跟老板娘怎么回事!他们关系这么好,都让人开始期待结婚了!
纪彬又对燕芷游柴力道谢,他们明明是新婚,但还跟着引娘跑一趟。
只是他们几个要到冰铺后院聊天,都站在铺子里实在太挤了。来买冰的人排着长队,根本没地方站啊。
冰铺的掌柜林豪收钱一直没停过。
他旁边的两个伙计则是去后面仓库取冰,若不是这铺子里凉爽,估计都要满头大汗了。看来这里也需要招两个短工帮忙。
纪彬看着来买冰的人,除了本地有钱的人户之外,还有许多铺子老板。更多是酒肆,食肆的老板们,显然都知道冰块的妙用。这种铺子也适合买冰。纪彬甚至看到了孙旺。
食肆孙旺也朝纪彬招招手,高兴道∶"有冰就好了,以后我家的鱼肉会更新鲜。""
确实,他家鱼虾吃得不仅是味道,还是新鲜。有冰块之后,更适合保存。
很多贵重食材在夏天也能保存了,冰块对他这种生意兴隆的店铺来说一点都不贵。
所以这冰不管从汴京还是他们这种小县城,都是有大用的。
肉眼可见,就知道这个夏天能卖多少冰出去。
他们邑伊县一个小铺子都如此,那南军国至少百十家铺子,这又能挣多少钱?不敢想不敢想。
当初把这叫制冰敛财法,还真的没错。
纪彬看着铺子情况,根本不用自己操心啊,引娘都已经给安排妥当了。想必春安城那边也差不多。
引娘还想让纪彬多看看,以免有什么意外,但纪彬却摆手∶"已经很好了,就这么做下去就行。"
从一月就开始筹办的冰铺,现在终于开业了。
一点也没辜负纪彬的期望,感觉随便开一开,之前他买硝石的成本钱都能回来。
既然太子这么回报,自己自然也不能落后。
从冰铺回家,引娘去刺绣坊看看,纪彬则直接找了在后花园钓鱼的谢阁老。
谢老此时十分悠闲,但听了纪彬所说,谢建宝真的去了兴华府之后,还是有些好笑。谢建宝从小就没吃过苦,这次应该是被兴华府吓到了,也当历练了。
等纪彬说,他给兴华府那边留了两个可以打探内情的位置之后,谢老笑道∶"再等等,这位置会有奇效。"
纪彬看向他,表情有些惊讶。
谢老笑∶"也该收网了,对吗。"
说着谢老的鱼钩上还真钓上来一条鱼,只是他看了看,觉得鱼太小,又给扔了回去。
"按照谢建宝的性格,他应该会愤而起等,把他在兴华府的所见所闻全都写成帖子寄给太子。"
然后太子大惊失色,装作头一次知道兴华府的情况,再把其他地方搜集来的情况交给圣人。
让谢建宝当点燃整个兴华府的火花。以这份信,来当作撬开此处的支点。有时候需要的,就是这么一个小v小的契机。
如今时机已经差不多到了。
说着,谢老继续道∶"你让他去牙行看看,也是为了这个吧。"
纪彬摸摸鼻子。
毕竟谢建宝写信的话,只有一个走私私盐,还不够厉害。更要有买卖人口,草芥人命,这种事情更骇人听闻些。
只有让圣人知道兴华府有多惨,多不听朝廷的话,那圣人才会更加愤怒,起了清查兴华府的心。
比如一个地方摆烂幅度少一点,可能睁只眼闭只眼过去了。只有烂到极点,烂到让人触底反弹,这才能来次大清扫。
而此时的兴华府,就活合大清扫。
这样就是汴京那边的博弈了。
纪彬这边能做得已经做了,甚至并不掺和寄信的事,已经是平老板的人直接来纪宅跟谢老接触。找一个合适的时机退出,也是一门学问。
好在谢老没有计较,并未多说什么。估计是看明白纪彬的态度。
从谢老这里离开,纪彬脚步都轻松很多。
接下来几天里,纪彬引娘每天都会去冰铺看看,这才开业七天时间,纯利润就已经有了二十两银子。
要知道这才四月份,等到盛夏五月六月,收入翻倍那都是少的。一个月保守估计能净赚二百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