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庄从云梦溪的手中接过了考篮,和来送考的众人告别。
“嗯,楚庄,你注意身体。”
云梦溪目光切切地看着楚庄,叮嘱道。
“我会的,别担心我。”楚庄对着云梦溪笑了笑,让他不要担心。
楚庄跟随着众人进入了贡院里面,等到见不到他的身影,云梦溪等人这才离开了。
同样简陋的号房,不,比之前的号房要更加的脏一些,房间里弥漫着一股难闻的馊臭味道。
楚庄将目光放在了恭桶上面,看着上面残留的污渍,面色有些难看。
里面的东西虽然都倒掉了,但是显然这么短的时间里,贡院里的人并没有安排人刷马桶。
“哎!”
楚庄无奈地叹了口气,拿出了手帕撕成了两半,一半做成了简易的口罩,一半用来擦拭桌椅。
试题在规定的时间里发放到了楚庄的手中。
相比较第一轮考试密密麻麻的试题,这一轮的考试题量无疑要少了很多。
楚庄将花了一点时间将试卷从头到尾看了一遍,题量虽然小了,但是难度加大了很多,题目出的也更有深意了。
对此楚庄也表示理解。
第一轮考试的目的只是为了考察考生平日里的积累和底蕴,筛选出投机取巧之辈,只留下基础扎实的人才。
毕竟第二轮考试,若是幸运的话,很有可能会被压中题目的。
第二轮考试一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经义,分为帖经和墨义两种题型。
所谓帖经也就是填空题,从经书中抽取其中的一句,让你填写上一句或者下一句。
考的题目都挺偏的,平日里读书若是不扎实,很有可能就会忽略了。
而所谓的墨义就是问答题,根据给出的经文给出你的解释和回答。
这对于经文的解释也就说明你读书的水平了,水平高解释的自然就透彻,水平低没读懂解释的自然就含煳了。
第二部分是诗词,一共有两首诗一首词。
为了防止考生押题,为此还特意做了规定。
要用特定的格式来写规定题材的诗词。
比如第一道题目,就是一句诗词:“炉鞴亲从锻炼来,十分确硬亦心灰。”
诗词里说的是石灰,若是看不出来或者理解错了,那这道题,也就不用继续答了。
这都已经偏题了,那即便诗写的再好,也肯定是零分。
但是确定了是一首咏石灰的咏物诗也别急着动笔,这题目还有格式的要求。
这要求写一首七言绝句,四句诗词,每句七言,再押韵等方面都有特定的要求。
若是格式写错了,这一题也别想得分。
即便是考生平日里押中了考题,写过一首石灰的诗词,但是他未必写的是七言绝句。
第三部分是策论。
越朝刚开始举办科举考试的时候,对于策论的要求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