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定二年,隆冬时节。
国朝共有两件大事, 一则是今秋恩科已毕, 江南科场一片整肃。
一年前顾修在此大杀贪腐, 活烹官吏的场景历历在目,已经积弊近百年的江南官场终于有了几分忌惮收敛。当年江南的盐粮肉菜等价格比起以往减了大约三分之一。
为查全国吏治之弊,韩墨初一早便在前朝提出要在天下十道分设督官府,风吹了将近两年,直吹得各地官员心气都浮了,总想着等那些督官郎校的名单下来再做打算。
万万没想到,韩墨初竟然在恩科结束后,在当年参与恩科的学子之中挑选了一百二十名学子直接封为了督官郎校。
督官郎校属正五品,直隶于门下省辖。与监察御史同级,行事时可不着官服,只听命于君王及韩太傅。每年将在各地的所见所闻报知君王知晓。
再结合每年吏部官考之绩,有功者赏,有罪者罚,无功无过者降,懒政庸碌者黜。
此职每隔三年一轮,每次的名单只有韩墨初一人知晓。
不过就便是被人知晓此人为督官郎校,韩墨初挑选出来的那些及第的学子们也都是油盐不进,软硬不吃的。
让这些心怀抱负的年轻学子去拘束那些在官场中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老油条,逼得那些老油条们都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做出政绩来。
二则是自南诏收归大周而后,大周各地属邦及接壤的异族部落都在蠢蠢欲动。
大周势必要在此时打造出一支当世最强,最坚不可摧的军队来。
一支无坚不摧的军队,并不单单是要为将者兵法如神,士兵们训练有素,更需要能在战时将参军战士的伤亡降到最小。这也是顾修与韩墨初少年时第一次征伐靺鞨归来,见过了那些战将遗孀的凄惨模样之后便暗暗立下的誓言。
想要减少不必要的伤亡,那么结实的战甲与杀伤力强大的武器是必不可少的两大要素。
顾修在做战王的时候一直致力于国朝军队的建制,那时候先帝还在,顾修贴光了自己所有的军功俸禄也只是九牛一毛。
后来顾修登基称帝,为免落了穷兵黩武的口实,这两年投入的军费并未比先帝在时高出太多。
如今有了易鶨先生充入国库的那些金银,无论是为全军将士置换新甲,还是研制大型的攻防武器都是绰绰有余的。
连日来,顾修与韩墨初君臣两人又恢复了先前顾修执掌军务时的作息。
晨起临朝,用过午膳之后便一头扎进了军营里。连带着不满两岁的小皇子毓诚也抱到了军营,跟着两个人乐此不疲的折腾。
韩墨初在易鶨先生留下的书籍中找到了一种色如银,质如铁的合金。
这种合金以生铁为原料,却比生铁的可塑性更强,质地也更为坚硬,同等大小的合金重量更是比铁器要轻上三分之一。
用此种合金来制作战甲,再合适不过了。
易鶨先生还在此书的末尾非常贴心的画上了一幅冶炼此种合金的烧炉示意图,并注明了炼制方法与原料的配比等等细节。
韩墨初将此图拓印成了十余份,又结合了书中所载的线索将此种烧炉的制式前后都画全了,并亲手交在了军器监主事黄林手上。
二十日后,黄林带着一脸来不及擦洗的黑灰,将最新炼制而成的第一块合金呈交到了韩墨初与顾修面前。
“陛下,韩太傅。臣初次试炼所得,尚未达成书中所载的合金之貌,请陛下降罪。”黄林手捧合金,伸出的双手上已然都是反复烙烫后落下的伤疤。
“卿尽力而为,何罪之有。”内侍总管元宝将黄林所呈的合金方块搁在了君臣二人的面前,顾修将合金方块搁在手中掂了掂份量,直言道:“你且说此番冶炼之中可有什么艰难之处大可言明,不可为了交差闭门造车。”
“回陛下,此种合金乃以铁碳为基,将生铁炼化为铁水去除其中杂质后,再注入锡铜二物继续锻造,需经反复打磨后方可得成。而今军器监坊内新设的高炉热力不足,铁水中杂质难以去除干净,且冶炼周期比冶铁周期慢了一倍,想提升速度则必须要加大高炉的热力,微臣尝试着朝高炉之中多添了一倍的焦煤,热力也依旧不足。”黄林言罢,复又朝上叩头道:“若是再添一倍的焦煤,热力能否充足尚未可知。唯一可知的是若是这般糜费下去,陛下手中的这一块合金大约可与白银等价。”
听过了黄林的叙述后,韩墨初将那块来之不易的合金托在手里,手指抚了抚合金块上凹凸不平的表面平静道:“黄大人辛苦了,您身有皇命却知为国省俭,当真难得。您放心,这冶金高炉的图纸是本官所画,如今热力不足之事也该由本官来想法子。冶金之事本就并非一朝一夕,黄大人不必操之过急。铁水滚烫,黄大人日常要嘱咐工匠们诸事小心为上,万万不可因为冒进而伤了性命。”
“是,下官明白。”黄林被韩墨初的一席话说得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又俯身拜道:“下官虽只是军器监监正,可下官心中所想是我国朝将士手中的刀锋与身上的战甲,盼着能早一日造出合金,为我大周军中再添新力。”
***
当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