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书笑道:“没事,今天不卖肉。”
谢有酒惊讶道:“啊?那你卖什么?”他真的想不出来,怎么一个云峰村,还能有什么好东西来卖不成?
林书从陈发春手上拿过箱子,这箱子是他按照现代行李箱的尺寸做的,总不能像村里的妇女们,背着个包袱到处跑,更何况这箱子装东西也方便。
他打开箱子,拿了一个面包和一瓶果酱出来,递给谢有酒。
谢有酒惊讶地看着这两样东西,好奇地打开来瞧。果酱瓶是透明的玻璃罐,外面都能看的里面的果酱,所以谢有酒先打开了面包的包装纸。
这个年代没有用食品包装袋的说法,村里谁送点东西,都是直接端着碗和提着篮子,要不就是用报纸包装起来,食品厂倒是有专门的蜡纸包装,可林书总不能面包还没卖出去,成本倒是花了一大堆,也得先要试试这面包在黑市的反响如何。
谢有酒拆开包装报纸后,看着面包,还真是没见过,便道:“你这馒头做的好不一般。”
陈发春噗嗤一笑,终于体现了他的存在感,道:“这可不是馒头,这是面包。”
“面包?”谢有酒愣了愣,还真没听说过。
林书笑道:“你尝尝。”
谢有酒尝了几口,咬到了里面甜滋滋的果酱,这果酱是新鲜的,不是那种放久了的干果酱,吃起来味道又软又甜。
谢有酒吃得津津有味,不住地点头称赞:“嗯,这味道真好吃,里面的馅儿跟吃樱桃一样,酸酸甜甜的。用樱桃蒸馒头,我还是头一回见。”
陈发春好笑道:“傻帽!都说了不是馒头,是面包。”
第39章 二更
谢有酒道:“狗蛋儿,这面包谁做的?”
陈发春道:“我娘做的。狗蛋儿教的法子。”
“哎呀,我说狗蛋儿,你太厉害了,怎么尽会这些捣鼓钱的东西,这做的还真好吃。”谢有酒赞不绝口,吃完一个面包,嘴里还留着那甜滋滋的味儿,勾起的馋虫还没喂饱,可也知道那是卖钱的,便忍住了口舌之欲,谈起正事:“狗蛋儿,这面包你打算卖多少钱一个?”
林书道:“五毛。”
谢有酒抹了抹嘴,坐在椅子上才道:“好吃是好吃。可国营饭店里的馒头才卖1分钱一个,烧饼才3分钱,一碗混沌,牛肉面才1毛钱,就拿咱这条街上,住的大都是在工厂做事的人,一个月工资大都才二十几元,就我娘他们单位,早上连国营饭店都舍不得去吃,都自己在家做饭呢。”
谢有酒说完,若有所思地摇了摇头:“这个恐怕不好卖啊。”
“啊!那怎么办?”陈发春焦急道:“我们做了一整天呢。这面包这么好吃,应该会有人买吧。”
林书倒是不急,笑道:“你还不知道粮油店的面包,卖多少钱吧。”再说,作为一个现代人的刁钻口味,他相信秦慧娘的手艺。
“粮油店?”谢有酒一愣。
三人紧接去了粮油店。粮油店便是粮油供应门市部,是县城粮食局下辖,供应一些米面粮食,城里的工薪阶层,每月便拿着购粮册子和粮票来购买粮食,但最近粮油店供应起了面包。
三人来到粮油店,店内有几位助理,部门经理单独有办公室,林书上回买面包,就是一位二十多岁的长卷发女人在售货。
“姐姐,这面包多少钱一个?”谢有酒扒着柜台,问道。
售货大姐觑了眼谢有酒身后的林书,弯弯的柳叶眉扬起,声音敞亮:“上回这小娃子不是来买过嘛。”
谢有酒咽了口唾沫:“还真是一元一个。”
售货大姐不耐烦道:“要买不买啊?小屁孩。”
谢有酒眯眼笑,摇头:“我不买。”
售货大姐懒得搭理谢有酒了,谢有酒拉着林书和陈发春出来,才低声道:“我刚才看了眼,那面包也才拳头那么大,竟然卖一元一个。狗蛋儿,你们做的面包都有碗大,才卖五毛钱,这粮油店不是欺负老百姓没见过面包,才卖这么贵。”
谢有酒朝着两人挤眉弄眼道:“我们先待在这瞧瞧,看有没有人买。”
林书道:“县城共有三家粮油店。这样,酒哥,你先在这守着,我和发春哥去另外两家,咱们先考察一下情况,两个小时后,在老澡堂旁的凉亭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