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三人一拍即合,林书给了谢有酒三个面包,让他试着能不能遇到人卖出去,便和发春分别去了县城的另外两家粮油店。
林书喘着气跑到了第二家粮油店。这个店开刚好开在县城中学这条街上,林书来的时候,还看到有学生从学校出来,才想起县城中学的高中生一周只放半天。周末上午上课,中午开始放假,放下午半天,晚上就得回到学校。
这几年还是六三,意味着有六年级和高三。文化动-乱的时候,部分地区会停课两年。到时候为了复课毕业,便会改成五四,即小学只上到五年级,初中只有二年级,高中也只有二年级。得持续到恢复高考,才又改成六三。但也只是部分地区,不知道苍龙县城会是什么情况的教育制度。
他也知道或许用不了几个月,这里会有大乱,可万事都没有绝对,他总不能为回避动乱,不为了孩子们的学业做准备,或许动乱殃及不到他们小小的云峰村,毕竟全国那么多的省城,直辖市和县城,也不可能一下殃及太远。
这个年代的高中生,穿着朴素的衣裳,好多都是家里大人穿过的旧衣服,背着家里的工农军用书包,迎面走来几个,也都露出朴实的笑容。
林书在粮油店外观察了许久。
大多学生是城里的人,下午有家长带着孩子来粮油店购粮。其实农村大都是不发粮票的,只发粮食,若是农村的孩子到了城里读书,还没法来粮油店买粮,也无法去国营饭店吃饭,只能自己从家里带粮食来。若是粮食不够,学校放假时间太短,家住得太远,一时回不了家拿粮食,又没有粮票和购粮册子,那不得在学校饿着啊。
林书看着形形色色的孩子,想到以后家里的孩子来城里读书,若是没有他在身边照料,没有粮食就饿着,那怎么办?
不行。
必须想办法赚钱,先在县城买间院子。只要熬过了这艰难的几年,等七十年代开始,许多政策也开始放宽了,他们就可以搬到县城来。
林书在这站得快打瞌睡了,靠在门牌上,突然一道清脆的女声从粮油店内传来。
“我要吃那个最贵的面包。”
林书一个激灵,回头望去,见是一个穿着粉红格子裙,十六七岁的少女。少女梳着双马尾,头上戴着紫色头巾,脚上穿着洋气的平底小皮鞋,从穿着打扮来瞧,家境不俗。少女背对着林书,林书看不清少女的脸。但此刻少女的旁边,却站着一个穿着蓝色旧工装的清秀少年。
那少女指着要了柜台上的面包,当售货员拿下来面包,少年问了价格后,林书便清晰地看见少年脸上以肉眼可见显露的窘迫。
少年在售货员疑惑的眼神下,凑近少女,讨好道:“英英,我们去吃饭吧,我请你去国营饭店吃牛肉面。”
少女嘟着嘴,跺脚道:“不嘛,人家就要吃面包。”
少年愈发窘迫,在售货员再三眼神询问下,尴尬地摸了摸胸口的口袋,却只摸到了一张五毛钱的毛票。
少年紧紧拧着毛票,想要粮油店给他赊账,可门口突然传来惊讶的一声。
“英英,你原来在这儿啊。”
门口又来了一位英俊少年,那少年慵懒地拔腿走了进来,唇角翘起一丝弧度,似笑非笑地盯着拿不出钱的清秀少年。
林书打量那说话的少年,他长着精致的面部轮廓,青涩的年纪,却有了棱角分明的稚嫩弧线。分明脸上带着笑,眼角眉梢却是掩饰不住的桀骜,一双好看的凤眼微微上挑,鼻梁挺拔,嘴唇很薄,形状漂亮。身上穿着精致考究的的确良白色衬衫短袖,修长的衣摆,整齐地没入崭新的工装裤中,一双打理得一尘不染的薄皮靴,显得那双腿愈发修长。初具男人轮廓的蓬勃少年,倒是连阳光都忌惮三分。
得了,又是一位富家子弟。
那少女见到白衬衫少年,顿时俏脸生动地浮出笑容,整张脸都激动地放光,恨不得扑到少年身上,却还是矜持又害羞地摸了摸头发。
“擎天哥哥,你来了。”
白衬衫少年淡淡地笑:“你怎么自己跑了,我去你家没找到你。”
少女努了努嘴,埋怨地瞥了眼旁边的清秀少年,“还不是周池,非要拉着人家一起回学校。”又甜笑地看向白衬衫少年:“擎天哥哥,你要吃面包吗?这是新出来的面包,可好吃了,我给你买。”
少女献宝似的,拿出自己的小钱包,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才缩着脖子道:“不好意思啊,擎天哥哥,我忘了我的钱买漂亮小裙裙了,都花光了。”
这时,旁边的清秀少年朝着少女扬起唇笑:“英英,我替你买。”
白衬衫少年却挑了挑眉,转而促狭地看着清秀少年,“你有钱?不会是打算将自己赊给这粮油店?”
“陆擎天,你不要欺人太甚。”
“老子有的是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