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

“东子,东子,出大事了!”方大圆气喘吁吁骑着车狂飙过来。

陆卫东放下手中的工作,问道:“慌慌张张的,怎么回事?”

“文,文彦和新知后天就要下乡了,咱们得给去送行。”方大圆呼哧呼哧说道。

“你怎么知道?”陆卫东疑惑道,没听说啊。

问了两次方大圆才缓过气来,说道:“嗨呀,这俩小子想偷偷瞒着咱们,哪能瞒的了我。”方大圆略微自豪。

陆卫东皱眉,知道不对劲,但那两人没说一定有原因,时间太短他这也不好准备东西,“咱们几个得赶快准备些东西好让他们带去。”

“嗯,你说得对,我这就去找告诉其他人,咱们一起送他们!”方大圆急急忙忙出门。

陆卫东站在院子里望着他离开。

他是乡下来的虽然没吃过苦但也知道下乡后会干些什么活,进屋里找了纸笔细细写下要准备的东西,手套,耐磨的鞋,下乡后他们粮食肯定不够吃,更别说暗地里还要补贴老人,粮食不容易携带,他打算晚上去黑市换些粮票布票。还要买些感冒药退烧药!差点忘了这些东西,老人上了年龄身体受不住,容易生病,不论这些要有没有用,备一些总是好的,不过这得去找胡老三才行......

花了一天时间匆匆准备了这些东西,粮票、布票、肉票、各种药还有其他东西在其他人看来很贵重,对于他来说不值一提,他空间就能源源不断地供给,还有一年他们就可以参加高考回来了,陆卫东安慰自己别太舍不得兄弟......

第二天一大早六个人就站在火车站等人,这是出事后陆卫东第一次看见两人,越发单薄,六人上前紧紧拥抱两人,陆卫东拿出自己准备的包裹,分别递过去,叮嘱两人一定要保存好。

孙文彦和吴新知看到他十分严肃认真的样子不明所以,依旧很郑重地点头,接着其他人也纷纷上前给他们自己准备的东西。

火车发出“嘟嘟——”的轰鸣声,两人匆匆上车,扒着窗户拼命对车下的人挥手,六个人也追着火车跑,直到再也看不见人才停下来。

六人站在站台前,期待下次团聚......

第21章 知青

与此同时陆家村也迎来了一批新的知青。

“到大食堂开会,每家至少要来一个人......”村里大喇叭循环吆喝了三次。

“天天就搁那浪费时间!”胡四妹暗骂一句,冷着脸扔下手中的簸箕,进厨房把早饭端出来,扭头哼道:“都赶紧吃,吃完去看看又闹啥幺蛾子呢!一天天的......”有那闲工夫还不如多干点活,胡四妹最不耐烦开会,每次叨叨叨也商量不出啥结果,净在那浪费时间。

匆匆吃完饭胡四妹和陆大柱领着一家子去大食堂,大食堂自从解散后这地儿就废物利用,场地大能容纳村里的人,成了开会的首选地方。

村长看了看人差不多到齐了,清了清嗓子,“这是咱们村新来的知青,大家欢迎。”

大家相互看看,不情不愿地稀稀拉拉鼓掌。

“那知青一个个娇滴滴的肩不能抗、手不能提,这不耽误事嘛!”胖嫂子撇嘴小声嘀咕。

“就是,你看看之前来的那几个小伙,连我儿媳妇都不如,啧,看,这次还有两个女的。”李嫂子摇头叹气,对他们来说知青就是帮倒忙的,细胳膊细腿能干啥?

不仅她们嘀咕,周围闹哄哄也在议论,上一批知青刚开始到这看见蟑螂都大惊小怪,干活现在也才勉强跟上进度。

台下人吵吵嚷嚷,觉得差不多了,村长继续道:“这次开会内容是新来的知青吃饭住宿问题,这次没提前通知,现在知青点没多余的地方,六个知青找六家,一家安排一个,住一个月的时间,之后在知青点加盖几间房,人再挪过去。谁家愿意?”

村长话音落下,底下安安静静,都不吱声,都是一大家子住着谁愿意安排个外人,谁知道脾气怎么样,碰上个脾气不好的不还得伺候着,找罪受,吃饱了撑的啊......

各有各的心思,没人吭声。

“胡四妹家不是有空房,就让知青住进去呗!”杨老太故意扬声说道。

杨老太和胡四妹自打嫁到陆家村就不对付,见面就掐,胡四妹说话从不留情,没次都把杨老太气得要岔过气。这次杨老太逮住机会,哼哼,那老太婆不想让人去,她偏要给她添堵!

胡四妹眼一眯危险地看过去,仰头张嘴就要骂过去,陆大柱不动声色按住自家老婆子,这要张嘴就不是骂人那么简单,这是不欢迎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