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第66章

端王好歹也算他二人兄长,在朝中就这么点人脉了,动他作甚?

不少人偷偷去看站在右首第二位的端王,这位才恢复上朝不久的王爷面色微沉,脸上虽不见几分明显的情绪波动,却苍白更甚往日。

“敖卿这份奏疏孤瞧见了,只是郭侍郎乃一部侍郎,不可轻动,孤已将此折送往避暑山庄,请父皇圣裁,想来不日将有旨意。”太子声音和缓,却十分清晰。

敖吟怀仍旧站在原地,脸上露出几分明显的不乐意来。

皇帝如今待在避暑山庄乐不思蜀,听闻前几日又送了一批美人入内,夜夜笙歌纸醉金迷,哪里有空看棠京送出去的奏折?

他定定的站在那,重复道:“陛下案前事务冗杂,棠京诸事既已委太子殿下,殿下便可裁决,无需事事转呈陛下。”

太子脸上露出点为难的神色来,轻轻叹了口气,问:“四哥,此事……你觉着呢?”

朝中不少大员都是有些无奈。

太子殿下这一年来改变良多,行事果决人也勤政许多,还主动请缨前往南疆。原本因为太子绵软怯懦而心下有些想法的不少大臣都对太子有所改观,心下暗赞假以时日,太子殿下必是英察之主。

就是没想到,这自幼纯孝爱护兄弟的作风还是没变。

端王的岳父犯了事,你去问端王能有什么作用?

谢惟微微怔愣,望着太子冠冕下露出的半张光洁面容,心下急急转过几个念头。

他第一个反应自然是想保,可总不能直说:这是我岳父,看在我的面子上,有什么可查的?

郭羡收受贿银是为了他,且这些年也算不得有多清白。盖因他并不得势,又要在京中南疆蓄养大批人手,需要的银钱数目大到惊人。

如此情况下若要明哲保身,他当然要赞同严查再销毁证据顺便将自己给摘出来。可摘出来,然后呢?

他在朝中助力不多,更不能轻易失去这样的臂助。

半晌,谢惟出列道:“此事归根结底是吏部之事,殿下不如问问分管吏部的大学士和宗室。”

分管吏部的大学士今日称病未至,分管吏部的宗室则是……

晋王谢恪。

谢惟垂下眼睑,将目光投向站在自己前面的晋王,心里升起丝丝指望。

处置一部侍郎这样的事,晋王当然不希望落在太子手里,且吏部归晋王分管,此事确认为实,晋王也难逃一个监管不力的罪责。

但愿谢恪够轴够刚,能将此事抗下来,拖上一段时日。

他心里犹自转着念头,就听谢恪毫不犹豫地朗声道:“吏部考评事关重大,敖大人所列种种皆有实据。臣弟以为,此事确当严查,且应从重从严,即日将郭羡下狱搜府,以免错失时机。”

???

谢恪说得十分的义正言辞,全然没瞧见身后谢惟快要将自己后背射穿的目光和宣平侯疯狂抛来的眼色。

两人虽然考虑的方向不同,但眼神里都蕴含着相同的意味。

你脑子里出了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