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而南方的猪肉块一般都会用盐腌制后再用准备好的棕叶绳等掉起来熏成腊肉。

南方人管这这个叫“刨猪汤”,又名“刨猪晏”,在农村杀了过年猪以后,都会邀请亲戚朋友到家里来吃饭,而菜的主要内容就是猪肉。

菜品以炒猪肝、猪血肠、回锅肉、红烧肉、炒肉片、炖排骨等等。

人们就把这种聚会叫做吃“刨猪汤”。

可见,很多农家都会把杀年猪看做是年末最后要做的一件事,由于这一风俗的不断发展,渐渐在的村庄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

例如在榆树村这里,杀年猪之后的第一时间要祭拜灶君,期望来年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在这些地方,年猪杀完后,会把猪头猪尾摆放在一起,寓意有头有尾,更多的是寄望生活衣食无忧。

猪虽然很普通,但一般人家一年到头却难得吃几次猪肉。

原因是家里养的猪起码要长过一百二三十斤才能“出圈”(杀或卖),平时杀猪家里人一时半会吃不完,一般都是卖了换钱花。

惟独过年(春节)是个例外,进了腊月,大部分人家都要杀猪,为过年包饺子、做菜准备肉料,北方谓之“杀年猪”。

老肖大叔在村里头算是个人物了,老魏村长安排了这些人家的杀猪的排号,一天有三四家同时杀猪,屠夫都是这家杀完了去那家,因为是分开杀的,全村一百多户人分开去吃猪肉,基本上都是比较要好的人家,去的越多越是人缘好。

加上新搬来的那些流民,算是跟着吃一顿好的,而且农家很少吃到油水大的东西,故而这杀年猪的时候,是大家打牙祭的好日子。

这一天,是腊月十八,老肖家杀年猪的日子,同时,也是刘老三家杀年猪的日子,还有一家是徐老大家。

作者闲话:

江湖有话要说:江湖记得小时候家里头杀猪,杀猪菜可好吃了!

第012章 杀年猪(下)

村里头有两个屠夫,其中一个姓张的屠夫,跟老肖大叔关系不错,第一个就来了老肖家,天还没亮呢,他就揣着刀子来了,带着自己俩儿子。

“这村里头,只有十几户人家是杀两头猪的,你家算一个,老肖大哥啊,你家可真能耐!”张屠夫是个膀大腰圆的样子,样子长得有些凶悍,他的两个儿子跟他都差不多,不愧是亲父子:“嫂子跟笑哥儿能干。”

“没啥,没啥!”老肖头儿十分自得,自家老娘们儿能干,自家小哥儿勤快,一年到头杀了两头猪,这是最好的证明。

“来,抓住了!”张屠夫亲自去猪圈,指挥人手抓猪。

一头大概二百来斤的大肥猪被抓了过来。

杀年猪时,在院中横放杀猪板凳儿,需要有三四个人一起上!

张屠夫就跟两个儿子一起动手了,铁青也跟着帮忙,他力气大,控制住一头猪非常简单,但是也没抢了张屠夫父子三人的风头。

一人拧耳朵,一人抓猪身毛,用膝盖抵住,一人捉尾巴,把猪横着压在其上,用布揩净四蹄,称为“洗脚”。

这个时代迷信的人很多,他们认为这样做后,猪好超生走路,家中喂养的其他猪不会生病。

掌刀的人多用双手将猪按住,叫旁边的一个五六岁的童子,将刀子递给他。

“这么小的孩子,拿着杀猪刀,万一伤着咋办?”铁青不赞同。

“无事,一般支使儿童将刀递来,可以免去杀猪人的罪孽,而儿童也因年幼无知,不犯递刀之罪。”老肖大叔道:“这是屠夫们的规矩。”

“哦。”铁青这才知道,古代屠夫还有这种说法。

他在末世之前,都是吃猪肉,看不到杀猪的,何况屠宰场……貌似不收童工的吧?

选择杀口时,按“大杀腿,小杀嘴”原则。

杀口一定要选好,否则猪会不死。按理要一刀将猪杀死,诸事顺遂。手艺不好,不能一刀杀死,则不马上抽刀,在杀口内改换方向,多杀两刀,共三刀,意为“连升三级”,化解了不吉。

若抽刀后,猪仍未死,则改用竹片或木棍从原刀路使劲捅至死。

杀猪放出之血,称为“二刀菜”。